
标题

标题
内容
《庄先生》饮誉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
更新时间:2016-09-19
《庄先生》阿维尼翁戏剧节海报
庞贝在阿维尼翁
“七月的法国首都不是巴黎,而是在阿维尼翁。”法国人有此一说。为期一个月的第70届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落下帷幕,由深圳文联和深圳剧协出品的中国原创戏剧《庄先生》在本届戏剧节连演25场,成为中国戏剧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场次最多的戏剧之一,该剧也以其精彩故事、现代主题和文学品格赢得广泛好评,被誉为“阿维尼翁最好看的中国戏剧”。
对话:激活传统文化资源
阿维尼翁(AVIGNON)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普罗旺斯地区也有梵高高产时期所居住的阿尔小城,有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和麦田,而阿维尼翁老城区则是世界文化遗产,因为这里有14世纪教皇的居所——教皇宫。阿维尼翁戏剧节每年的开幕大戏便是在教皇宫的光荣庭院上演,今年的开幕大戏是根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维斯康蒂作品改编的《被诅咒的人》。
七月的阿维尼翁既是法国的“临时首都”,也是名副其实的“戏剧之都”,是戏剧爱好者们的艺术圣地。在这个薰衣草盛开的普罗旺斯最美季节,阿维尼翁吸引着众多前来度假看戏的巴黎人、法国人和欧洲人,也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人、艺术家和看戏者。这是每年一度的持续一个月的戏剧盛宴。今年七月,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部戏剧在这座小城IN单元和OFF单元的两百多家剧院轮番上演,更有一些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大戏是日以继夜地上演,且是一票难求。
在众多剧目激烈的观众争夺战中,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庞贝创作的《庄先生》(LIFE AFTER LIFE)在阿维尼翁闪光剧场(THEATRE DE L’ETINCELLE)连演25场,既获取了可观的上座率,也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好口碑。
由庄周梦蝶的经典传说生发的《庄先生》旨在呈现中国道家哲学的现代启示:不为物役,回归自然,极简生活,精神自由。《庄先生》所呈现的戏剧主题无疑是很契合在名利争斗中迷失的现代人的心灵,此作以戏剧的形式呈现给人们“一种可能的生活”,一种亦幻亦真的生命境界。很多欧洲观众对庄子并不陌生,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先哲中唯有庄子最具人性魅力。
“《庄先生》很成功,庞贝以戏剧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变得很生动,让我们看到这位中国古代‘真人’的身影,他不仅让我们靠近庄子,也让我们穿越了时代的障碍,引起深深的思考,虽然庄子的现代生活也许会很痛苦。”法国戏剧编导朱力安?哲拉斯评价说。朱力安是阿维尼翁人,他在阿维尼翁城长大,其父杰拉尔?哲拉斯是阿维尼翁戏剧节OFF单元创始人之一。哲拉斯家族的黑橡树剧院(THEATRE DU CHENE NOIR)位于教皇宫一侧,其前身是一座附属教皇宫的修道院。这座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在上个世纪被改作拥有大小两个剧场的黑橡树剧院,此乃阿维尼翁最为气派的OFF剧院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全年开放的阿维尼翁最重要的剧场。朱力安本人亦是庄子研究专家,他在自家的黑橡树剧场谈及阿维尼翁戏剧节与中国戏剧的关系,他说中国戏剧获邀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是近几年的事情,苦于语言障碍,很多中国戏剧参加戏剧节都是刻意压缩台词,甚至不惜牺牲剧情,过度依赖肢体表现。也有一些戏剧仅仅满足于中国或东方文化符号的展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有些作品就很难称作戏剧了。这些都可以理解,而《庄先生》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此剧在尽力克服语言障碍的同时保持戏剧的完整性,这样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部真正的戏剧。“就我所见,这无疑是近几年阿维尼翁最好看的中国戏剧。” 朱力安说。
《庄先生》向外国观众呈现的不只是一个好看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也拥有引发当今观众共鸣的现代主题。也有欧洲观众指出,庄子的“拒绝”与萨特的“拒绝”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庄子也是一个加缪式的“局外人”,其行为所构成的戏剧冲突亦如加缪笔下角色的“反抗”,二者都具有某种悲剧感,亦有某种哲学性的荒诞感。
论及法国及欧洲观众对《庄先生》的认同,编剧庞贝也有自己的理解:“《庄先生》其实是与古希腊文化、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弗洛伊德的“梦学”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都有着某些神秘的感应。《庄子》的“齐物论”讲的是平等,这不只是人间的平等,更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庄子》的“逍遥游”讲的是自由,人的身心自由。这都是令法国及欧洲观众感到亲切的价值理念。”
《普罗旺斯先驱报》总编辑马克?帕吉尔便感悟到了这部戏的主角有“超我”的一面,他也试图从多个角度对此剧作出自己的解读:“《庄先生》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好戏,其哲学主题使人认识到,中国人的‘天’不同于西方的神,这个‘天’是与自然及世俗权力有关的概念。在故事层面,这部戏演员的角色转换很自然,既是叙事者又是剧中人,既是剧中人又是旁观者,既是古人也是今人……似有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但更像是某种东方美学的呈现。”
这是一种戏剧艺术的交流,也是东西方哲学的对话,《庄先生》以戏剧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使剧场舞台成为一个精神分享的艺术空间。
文本:严肃戏剧不必搞笑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和德国柏林戏剧节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戏剧节,正如戛纳、威尼斯和柏林这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定位有着微妙的区别,阿维尼翁、爱丁堡和柏林这三大戏剧节亦有着各自的定位。柏林电影节与柏林戏剧节都有某些政治色彩,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近年来更偏重商业性,事实上,爱丁堡艺术节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戏剧节。在这三大戏剧节中,唯有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最注重实验性、先锋性和艺术性,这与同在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气质上有些相似。阿维尼翁和戛纳都在法国东南部,这两座小城相距不远,且同属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区别,柏林戏剧节讲政治,阿维尼翁戏剧节其实也讲政治。这个“政治”的概念对于戏剧而言,我们其实是应将其理解为“严肃性”,戏剧的“政治性”就是戏剧的“严肃性”,戏剧理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社会议题发声,当然须是以艺术的形式表达。
对于“严肃性”的坚守已是当今世界很多一流戏剧家的追求,这关乎戏剧家的社会良知,也关乎戏剧这门艺术存活的理由。面对当今欧洲的诸多困境和难题,阿维尼翁戏剧节总监奥利维耶·庇明确说:“没有了革命,我们还有戏剧!”于是我们看到,本届阿维尼翁戏剧节IN单元的那些大师级作品在演出过程中很少能引发笑声,看戏是一个体验、分享和沉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无需有廉价的笑声,更不会有低俗的搞笑,只有在谢幕的那一刻,被震撼的观众才会发出热烈的掌声。
即便是在OFF单元,很多戏剧也都是很“严肃”,很严肃但也很好看,因为很多戏剧都有着扎实的戏剧文本。《安提戈涅》(ANTIGONE)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文本,本届戏剧节OFF单元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五个版本在同时上演!就连戏剧节总监奥利维耶?庇本人不久前也执导了一版《安提戈涅》,其主演是大名鼎鼎的法国文艺片明星朱利叶?比诺什。
英国诗人西蒙·狄金森手拿捡到的《庄先生》海报来剧场看戏,他在演员谢幕时情不自禁起立鼓掌。狄金森先生说:“虽然我只是略懂法文,跟不上法文字幕,但仍可`凭感觉'看懂这个故事。这部戏仪式感很强的舞蹈片段特别有吸引力,出色的音乐也将观众带入庄子的意境。在我看来,《庄先生》像我的诗歌一样,探讨的是在物质社会如何保持个体尊严的主题,也有一种流浪的情绪。《庄先生》以故事和诗意呈现了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戏剧不能只图娱乐,亦应有严肃的表达,这很难做到,但《庄先生》是一种很棒的尝试。”
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观众大都是很有文化品位的人,他们很看重戏剧的文学性,当然这是指以戏剧手段所呈现的文学性。《庄先生》之所以受欢迎,亦因此剧最大的特色是其文学性。这部不刻意搞笑的作品在中国国内去年一年上演50多场,这是“严肃戏剧”少有的佳绩。
《庄先生》的成功得益于编剧创作的扎实的文本。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之前,这个剧本曾在香港荣获第十届华文戏剧节最佳编剧奖。今年适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东西方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纪念,他们是以自己的戏剧文本而不朽。华文戏剧奖评委会认为,《庄先生》的出现是中国原创戏剧向文学性回归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当今戏剧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的大趋势,本届大奖褒扬文学性强的高品质戏剧作品,亦是向所有经典戏剧大师和经典剧作文本致敬的一种方式。
一流的小说家未必能写出一流的舞台剧,一流的剧作家也未必能写出好小说。莫言、王安忆等很多中国作家都有戏剧情结,他们认为好作家最好也有一个好剧本。在《庄先生》首演之前,庞贝即以长篇小说《无尽藏》令文坛惊艳,这部小说被誉为“博尔赫斯才可以写出而博尔赫斯无力完成的长篇小说”,此作也曾荣获《亚洲周刊》2014年度全球十大中文小说等荣誉。《庄先生》与《无尽藏》一样对语言品质有着极致追求,而用作者庞贝的话说,《庄先生》只是《无尽藏》的“副产品”,前者用的是后者的“边角料”。
据悉,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庄先生》明年将再赴阿维尼翁演出。至于在国内,《庄先生》原本的巡演规划是进大学,基于国内外演出近百场的成功经验,也因此剧实乃与校园生活有关的知识分子题材,由此或可预期,此剧将更受大学师生们的欢迎。
编剧简介
庞贝 作家、编剧、翻译。生于1966年,1985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毕业,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出版译著及编著作品多种,近年作品有长篇小说《无尽藏》(荣获《亚洲周刊》年度全球十大中文小说、《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腾讯“华文好书”奖,茅盾文学奖终评入围作品)、话剧剧本《庄先生》(法国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获邀作品,两岸四地“华文戏剧节”最佳编剧奖),以及电影剧本《上海王》(荣获台湾金马影展国际影视创投会最佳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