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我们收到一份惊喜的礼物” ——第四次中澳文学论坛作家采风侧记

更新时间:2017-07-04

“pleasantly surprised!”坐在回程的大巴上,说起本次采风的感受,澳大利亚作家凯特·费根感叹这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很震撼,很有意义。

5月10日,参加第四次中澳文学论坛的作家代表近30人开展采风活动。短短一天的行程,让作家们特别是澳大利亚作家深深感受到广东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岭南文化。

上午的行程是南越王宫博物馆和北京路“千年古道”。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是依托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的大型博物馆。馆中叠压着从秦汉至民国共12个历史时期的考古遗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也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历史见证。

作家们在博物馆里穿越时光,参观了南越国曲流石渠遗址和“岭南两千年中心地”中陈列的“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两千年”和“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等不同主题的展馆。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大家重温远古年代的宫殿园林、器物遗珍,解读南越古城的繁华盛世,以及在文化传播和民族融合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行走在北京路“千年古道”,作家们一边感受现代商业的繁荣,一边触摸这片土地的厚重,徜徉在历史的烟尘中,流连忘返。

“用两个小时,去感受两千年的历史,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时间允许,我要待上好几天。”澳大利亚作家大卫·马斯格雷夫说。

下午,中澳作家们来到番禺沙湾古镇。沙湾古镇始建于宋代,在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音乐之乡”等荣誉。

作家们在此参观了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广东音乐纪念馆(三稔厅),现场聆听了“何氏三杰”谱写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广东音乐,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姜撞奶。

“这是我们收到的意外礼物,非常棒!”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在离开时,频频按下相机快门。她说:“我要记住这里的一切。”

(文:何小流  摄影:陈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