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新书架

盛祥兰 | 《童年春秋》

更新时间:2017-12-08 来源:广东作家网

微信图片_20171208094816.jpg

书名:《童年春秋》

作者:盛祥兰

开本:32开

定价:39.80元

出版发行:文汇出版社

版次:2017年10月 第1版

书号:ISBN 978-7-5496-2344-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54383号

内容简介:

《童年春秋》是一本描写故乡,叙述童年的小书。由58篇文章组成,分“轻描”、“淡写”、“片断”三个部分,每篇文章配有作者画的插图。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叙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东北乡村的生活场景,风土人情。那里天蓝地阔,林木茂盛,河流清澈。寂寞的云朵,孤独的群山,小人物的命运。这些构成了作者的童年世界,作者用忧伤而温暖的调子将它们一一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

盛祥兰:女,作家,诗人。出生于吉林,现居住珠海。早年留学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文化艺术大学,参加过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

诗歌发表于《作家》《星星》《诗潮》《作品》等刊物,小说散文发表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散文》等刊物。主要著作:长篇小说《爱的风景》、小说集《流放的情感》、散文集《彼得堡之恋》《似水流年》《童年春秋》等。其中《童年春秋》获第二届苏曼殊文学奖。作品翻译成世界语,入选《2000年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最受当代青年喜爱的精美散文——仰念大师》(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年度选本。

名家点评:

陈晓明(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童年春秋》是一部独特的作品。透过文字,我们看到这部作品讲的都是作者十三岁以前的生活。在阅读中,你常常能看到两副目光,一副是孩子气的、有着初心童心的、懵懂的、忽闪忽闪的那种视角;一副是成年人的、审视的、深邃的、带着岁月痕迹的人生体验。

顾乡曾经回忆幼年时期的顾城,说他不爱与人为伍,常常是一个人看树、看蚂蚁。也许能够进入文学这个领域的人,注定是有点心事重重的,因为别人眼中的平平无奇,在他们眼里都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幼年作者的世界里,她相信“来年春天,燕子看到这条红头巾,就能找到回家的路。”(《春归》);在十二岁的秋天,她“感到莫名的忧伤。我既不想上学,也不想捡松塔。我就想这样躺在松叶上,凝望树梢上的日光在松树的枝叶间穿行、闪烁,慢慢坠落。”(《惆怅》);她“用手一点一点抠玻璃上的霜花。抠掉了一片树叶,又抠掉了一朵花瓣,终于抠出了铜钱大小的一块亮光。”(《春逝》);“我转头,看见一个影子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残余的晚霞追着那个影子。影子在残阳里晃动,是那样单薄而孤独。”(《打赌》)。在这些点滴细微的感受里,我们看到,作者正在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中进行着对生命最初的体认和感悟,正在完成着走上文学道路的最初蜕变。

安波舜(著名出版策划人,当代作家,评论家):

《童年春秋》里的作品,每一篇都有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看上去作者很有文字的功底。故事的叙述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在美的陶醉和序曲中忽然插进波澜不惊的死亡。这种写法,让读者在美的陶醉中猝不及防,但阅读效果确是“DUAGN”地一声,似乎能够听得见灵魂对撞的声音。我不能不说,这部作品,无论从叙述技法还是诗性的功底,都让人印象深刻。

问题来了——

赞美死亡的圣咏和诗歌,宁愿在美的陶醉中死去而不愿苟活,不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作者何以能够美在其中,字字句句都浸透着生命的体验和晶莹剔透的青春意境?作者何以将死亡写得如此美丽和从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教堂里的画:乌云密布的天空,一缕阳光从天而降,照在在苦难中挣扎着的人们身上。他们眼神迷离,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比俗世更美的天堂……

《童年春秋》里的每一篇文章写的都是作者童年的故事,或者说十三岁以前的事情。文中没有过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如果说,这些事情是今天发生的,是作者在二十一世纪经历的事情,没有人怀疑。也就是说,这些作品的故事、细节和意蕴,已经脱离了中国文学长期以来 “需要一定文化背景和阅历才能够理解阅读”的尴尬境地。坦率地讲,我们期待这一天,期待这样的文学很久了。因为这些作品叙事风格和作品内蕴,除了作者的印记之外,已经进入“超越国界、文化和宗教”背景,有普世的阅读价值和世界观了。

从现在开始,也许作者盛祥兰应该考虑像瑞典、丹麦和挪威的童话作家那样,可以为孩子们创作经典童话了。因为,她已经进入了黑格尔的“美是自然而单纯的”叙事境界了。                              

文章选读:

春 事

春日里的某一天,一个外乡人从北面走进小镇,出现在十字街上。

看见他的人都认识,他是小木匠。

已经好几年了,每当梨花盛开的季节,或是在某个冗长的午后时分,或是在薄雾缭绕的黄昏时刻,人们不经意间,会发现,小木匠背着他的工具箱,又出现在小镇上。

小木匠是山东人,年龄四十上下,长得又高又瘦,五官硬朗,有一双细长的眼睛。他每次来到小镇上,都是穿着那套军绿色衣裤,永远不变。衣裤的边角起了毛,颜色也变得灰白,每一次看上去都比前一次更加旧,更加灰暗。

他肩上背着一个土黄色的麻袋,里面装着他谋生的全部家当:刨子、锉刀、锯、砂纸、卷尺等等。小木匠就是用这些东西来绘制他的作品。

请小木匠做过家具的人都说,小木匠的手艺真好。他做的家具就是比别人做的好。他左手少了一个小指头,那是在一次锯木板时,不小心锯掉了。即使这样,他的手也比十指健全的人灵活。一段木头,一块板子,经过他的手,刨刨锯锯,敲敲打打,一幅作品就出来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口箱子,一个柜子。

小木匠总是春天来,秋天走。

这四五个月的时间,已被小镇人安排得满满的。他今天去东家做箱子,明天去西家打立柜。他去谁家做事,就吃在谁家,睡在谁家。做一把凳子要两三天时间,打一口柜子要四五天时间。如果是要做一个衣柜,就要十天八天了。

小木匠做上个七八家,四五个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这个春天,小木匠来到小镇上,第一家去的是西街的英子家。去年春天,英子就约了小木匠,只是英子要做的是一个衣柜,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小木匠忙到秋天,该走了,也没轮上英子。

英子三十多岁,生得眉清目秀,就是瘦了点。没有孩子,早几年死了丈夫,成了寡妇。

人们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自从小木匠进了英子家,镇子上的人便开始议论纷纷。人们最关心的是,晚上,小木匠睡在哪里。

他们能睡在一铺炕上?

一个睡炕上,一个睡地下?

他们会不会那个?

人们这样议论着。

也有人说,早上曾看见小木匠从英子家的草棚里出来。

英子还跟从前一个样,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她还是穿着那件碎花上衣,出出进进。

细心的人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英子头发上别了一个粉色的卡子。

从来没见她戴过卡子啊。

一定是小木匠送给她的。

是定情物吧?

人们又开始这样说道。

每天中午,人们总是看见英子来到十字街上,在豆腐铺里买两块豆腐,再到肉摊上称上一小块肉。人们还看见,英子头发上的确别了一个粉色的卡子。那卡子像只蝴蝶,在阳光下跳动着,像是要飞起来的样子。

英子并不理会人们朝她投来的异样目光。

若是碰上熟人,英子还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说上一两句话。

英子的表现,让镇子上的人开始迷茫。

也许,他们真的没有什么。

也许,英子看不上小木匠呢。

人们又开始这样议论着。

整个夏天,英子和小木匠的那点事,让小镇人不再感到寂寞。在人们议论和猜疑声中,夏天就这样溜走了。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小木匠离开了小镇。

小木匠走时,人们曾做过无数个设想:英子与小木匠在街头拥抱,恋恋不舍。英子跟着小木匠私奔了。英子将小木匠送出了小镇。

而真实的情况是,小木匠跟来时一样,一个人走出小镇,一直向北走去。

英子没有出现。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夏天,英子和小木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找不到答案,人们开始烦躁不安。

人们将这种烦躁,将这种不安怪罪于英子。好像是英子让他们烦躁,是英子让他们不安。

人们再看见英子时,没有了异样和猜疑,人们用一种怨恨的表情看着英子。

人们永远也无法知道,小木匠在英子家的那十天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有一点人们可以肯定,小木匠给英子做的那个衣柜是镇子上最漂亮的。

木材用的是上好的水曲柳,做工精美,还镶了两块对称的玻璃。那玻璃也很讲究,上面画了一对鸳鸯,一红一绿,浮在水面上,紧紧地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