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获奖作品推介(一):《钢铁生命》
更新时间:2018-05-16 来源:广东文坛
《钢铁生命》
作者简介:
刘迪生,鲁迅文学院第22届学员。高级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九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华夏》杂志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十月》《诗刊》《黄河文学》《作品》《芳草》《广州文艺》《意林》等刊物。著有长篇纪实作品、影视剧本多部。获全国“百种优秀青春读物”奖、“全国书刊优秀畅销品种”奖、广东鲁迅文学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报告文学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广州文艺奖。
主人公张祖坤的人生是从轮椅上“站起来”的,他是东方的保尔·柯察金,是当代的吴运铎。张祖坤是一位因公致残的退伍军人。不到20岁的他在一次实弹演习中被炸断了双腿、高位截瘫,是一等荣誉军人。 他忍受了、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肉体上的巨大痛苦,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不懈的锻炼,终于摆脱了轮椅,也甩掉了双拐,借助假肢,实 现了“独立行走”,让“躯体”从轮椅上站了起来。退伍回到老家徐闻后,不靠国家供养,自己创业。他的事业越干越好,他不但解决了“自救”的问题,而且还有能力帮 助那些像他当初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更帮助他们自强不 息、艰苦创业,生活有保障,活得有尊严。张祖坤自己也因此活得更有意义,更有 尊严。最终,他让自己的躯体、事业、灵魂统统“站起来了”,站得比许多健全的 人还要挺拔。本书记录了他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精华选读
张祖坤金属钢音般的脚步声,就像在杨桂兰的心里响起,让她不得不给自己片刻的喘息。三十多年了,那天傍晚的情景,仍然清晰如昨。
菜花流金,黄遍山野。留着两条小辫子的粤西姑娘杨桂兰来到嘉陵江边的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野战军13军38师113团驻地。
记得那一天,几个年轻军人,簇拥着手扶金属拐杖的张祖坤向杨桂兰优雅地走来。 张祖坤凝视着亭亭玉立的杨桂兰甜甜地笑了。
“祖坤?就是张祖坤!”杨桂兰的心怦怦直跳,“你不是残废了吗?你不是没有腿了吗?你……” 张祖坤拄着拐杖大步走了过来,一把抓住了杨桂兰的手。
姑娘低下眉来咬着嘴唇,看着高位截肢,装着钢结构假肢的张祖坤,仿佛突然跌进了梦里。 三十年后,杨桂兰这位一等荣誉军人的老伴,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当年的情景,也像一场黑白的无声电影一样,在张祖坤的脑子里一次次重现。
现在的张祖坤与杨桂兰,都已年过半百,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
这对老夫妻,相扶相携着一路走了过来。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因为有烙在大地上的钢铁脚印,步步都有金属之声作见证。
让人动容的是,张祖坤他本可在荣军休养院终老此生,也可在体制内安享余年,更可以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跻身商场、决战决胜之后,养尊处优,享受太平盛世的良辰美景、美酒佳肴……可是,他停不下他那钢铁的脚步。
他当过徐闻县福利公司经理、煤气公司经理。现任徐闻县政协副主席、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成为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带头大哥”。
他多次和中国当代最高层党、政、军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长春、张德江、汪洋等挨肩比踵,把臂寒暄,互祝珍重。
和这个春风扑面、豪气如虹却靠钢铁支架站立的人直面相对,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都会有一种仰视的感觉:那是因为,有如金属底座上半身雕塑的他,他的高度,是可以无限的。
徐闻,一个小小的县级行政区域,有着许多让人惊叹的“中国之最”:祖国 大陆最南端的“灯楼角”,大陆架浅海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群,南珠最大的产地,最 集中大面积的香蕉、菠萝产地……“合浦珠还”“伏波古庙”“石狗图腾” “汤显祖遗踪”“贵生宗匠”“那练三杰”……这块遍布火山熔岩“柱状节 理”奇特景观的铁锈红般红红的土地上,几乎姓姓隐豪俊,村村是古典。
不少学者对随眼可见、有如咸阳“兵马俑”般壮观的徐闻石狗雕塑,多有专 门著述。我们的感觉是,徐闻石狗,应该是古越汉唐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在漫长的 “精英淘汰”的历史长河里,留在这个东方板块最后的精神盆地的“绝笔”——无 以言诉的人文悲凉符号。
学人对这块土地上的方言多因女人被称“黎婆”“黎嫂”,于是有“黎 人”“黎话”之说,其实,因“壮”“黎”都无成熟的文字传承,历史文献对 这片土地的人文记载,仅仅是汉文化的痕迹。
我们从“伏波驻旌”“汉港丝绸”“八姓闽粤”“汉南四等”乃至晋唐、两宋后一批批失势高官谪放海南的旅程,以及欧阳修、包拯等名臣的后人在徐 闻荟衍成邑的有趣现象,“那”“南”“惊”“乞”“尚”及“兴旦” “路西”等古汉语以及语素倒置、一字二读、闽南日语还杂交些泉州外海荷兰 语……客家话的普遍传承民间,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原数千年的血腥政治 倾轧和蒙元、清朝对华夏文明的两次清剿断裂,远离中原腹地的天南海隅徐闻,有 幸海纳百川地成为东方文化的精神盆地,从而传承、凝结了汉唐文化最后的一滴血清……
●名家推荐
《钢铁生命》的主人公张祖坤,以残损之躯造福一方,为当地残疾人 事业奔走不息。张祖坤是一位有钢铁般意志而自强不息的退伍军人,穿上军装他是 一名军人,脱下军装他依然是一名战士,他用非凡的勇气开辟了属于世界的精彩。
——李和平(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经理)
《钢铁生命》写得富有个性、富有张力、富有诗意、富有境界、富有魅力,富有催人泪下的 “人情味”。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在人间绚烂地生活着、碰撞着、激荡着,并且可以这样相遇、停靠、 交融,真实、动人。迪生以他灵动的文字令人尽情地感受着这美好的一切。
——陈大海(中山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