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文坛新闻

中国多民族作家走进贺州暨《民族文学》重点作家研讨会举办

更新时间:2018-05-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黄尚恩

5月25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多民族作家走进贺州暨《民族文学》重点作家研讨会”在广西贺州市举行。活动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广西桂学研究会主办,贺州市文联、贺州市作协承办。中国作协名誉委员王巨才,《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白志繁,中共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东,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黄祖松,贺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彭亮,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多民族作家、16位贺州本地作家参加活动。活动开幕式由贺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汤松波主持。

王巨才在讲话中表示,党中央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工作,中国作协通过“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少数民族文学之星”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兴盛。《民族文学》杂志社始终坚持正确导向,通过改稿班、研讨会、组织作家深入基层采访等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多民族作家的创作活力。近些年来,《民族文学》在原有汉文版的基础上,创办了5种少数民族文字版,编辑们广泛联系作家、翻译家,认真耐心组稿、编稿,让杂志的质量始终保持很好的水准,在文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民族文学》杂志社此次组织作家走进贺州,围绕“少数民族文学与改革开放40年”的话题展开研讨,并开展一系列“到人民中去”文学活动,非常有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贺州各方面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且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作家们会收获丰富的创作灵感,写出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文学佳作。

石一宁谈到,创办于1981年的《民族文学》几乎伴随了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时间点上,《民族文学》要组织作家深入生活进行采访创作,以优秀作品反映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贺州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中国客家之乡、名茶之乡、奇石之乡、脐橙之乡、马蹄之乡和世界长寿市,作家们必将在采访中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石一宁表示,这些年来,《民族文学》取得了比较好的办刊成绩,这得益于全国各地多民族作家的积极支持。《民族文学》这两年提高了稿酬,明年将把版面由160页增加到208页,这意味着《民族文学》可以刊发长篇小说。民族文学杂志社长期以来与广西有着密切的合作,在广西建立了7处创作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学活动,我们要继续办好这个承载着全国各民族作家殷殷期待的杂志,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兴盛。

白志繁说,此次活动是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广西孕育着灿烂的民族文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贺州近些年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努力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兴盛。贺州作家群众多优秀作品的涌现,展现了贺州文学创作的新风貌。这次活动的举办,将会对促进广西特别是贺州文学事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朱东表示,贺州生态和谐、环境优雅,风景优美、山水怡人,文风鼎盛、文脉深厚。当前,贺州正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贺州市将充分发挥“世界长寿市”的品牌优势,以推动大创新、实施大开放、培育大物流、发展大旅游、构建大健康“五大发展新引擎”推动贺州高质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贺州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贺州市正在实施“名家进贺州”工程,培育和打造“贺州瑶族作家群”,进一步以文化强市。朱东希望作家们能够在贺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发掘思想所能达到的力度,探寻文学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讲好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

“《民族文学》广西贺州创作基地”在开幕式上揭牌。

开幕式后,作家们围绕“少数民族文学与改革开放40年”的主题展开研讨。大家谈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快速发展,各方面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这种巨变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地区从贫穷落后快步走到如今的富裕文明。少数民族作家要以优秀作品真实反映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风貌。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要写好民族地区发生的精彩故事,刻画好新时代人物典型,深刻反映出新时代的新气象。少数民族作家在写作中要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在这个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这时候更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意蕴和时代价值,寻找到民族文化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是体现在题材、思维方式和价值方式上。文学的民族性和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坚持民族特色,又要从此出发,抵达普遍的人情人性。

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诗人、报告文学作家郭晓晔以“整体与大局——报告文学写作谈片”为题,与作家们进行座谈。作家们还将深入昭平县、富川县等地的乡村、古镇进行采访,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