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徐肖楠:美学化生命经历中的诗意情缘

——在《收藏岁月》中发现生活

更新时间:2018-06-04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徐肖楠

1528098977(1).png

《收藏岁月》是一部别有情味和意趣的作品,是徐春平和莲子多年从事收藏、从事文学的升华与结晶。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再次体验到人的生存从根本上是美学化的:收藏要有美学化方向的引导,才有收藏的境界,岁月也要有美学化方向的引导,才有生存的境界。

在这部作品中看到的收藏与岁月让我们情有所钟:任何收藏都不能收藏历史,能收藏的,只是历史中代代生命对岁月的感悟,而文学是对收藏的收藏,是对收藏的升华。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收藏岁月》是徐春平和莲子的生命向往实录,也是一片片理想的美学化生活风情,它把收藏之内的专门生活与收藏之外的普遍生活曲水流觞地摇荡在一起。

很多文学作品追求的是诗意生活的实现,而这部作品追求的是诗意生活的情缘。这部作品表达了作者经历中的诗意生活的起源和相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诗意生活的情缘,而每一个人的诗意生活的情缘都源远流长、隐约婉转,要尽情追求才能“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诗意情缘成为隐约含蓄的向导,对收藏的迷恋和对岁月的沉思与对生活的诗意向往融为一体,成为舒展《收藏岁月》的中心。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描写区域、每一种生活情景、每一个音容笑貌,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理想情怀和现实声音,都能感受到诗意沉思的时刻追寻和浪漫风情。无论是在毛泽东的书单生活中,还是在苏东坡的风流遗迹中,无论是在瑞士的静谧雪山上,还是在广州大剧院的生日时光中,总是长相思、勿相忘,作者沉迷于生命的悠远情意和沉定思绪,总是能让人禁不住地探古寻幽、流连忘返,并由此让这些作品成为生命的生长之地、体验之旅和长久之思。

这部作品想要在普通生活中抓住诗意生存的情缘,所叙述的收藏生活和日常生活都表达了有价值的生命和生活,也呈现了美学化的生存向往和文学行为,从而让生命更有情趣和意味,让自己也让人们对生活更有情思、更有追求、更加专注、更加真诚。仔细品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感悟到:作者尽情地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留存在作品中,帮助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岁月体验得更好,也帮助我们把更久远的岁月融进生命。

这样,这些作品在现实和文学、记忆和生存之间细微地流淌,在历史秘藏中深情追寻生命印迹和人情世故,不仅是在追寻个人风情和生活意趣,而且与特有的社会史、风俗史和心灵史紧紧连在一起,在对历史风烟和生命神奇的体味中,叙述各类人物的想象面影和各种传奇故事,抒写特殊情境下的生存向往以及与之相连的风俗人情,既有收藏的体验,也有岁月的激情,既有心灵与生活理想的情趣,也有灵性与生命情志的浪漫。

由此,这部作品星罗棋布了一些灵动的诗意生存空间,生成现实经历与诗意生活彼此交融的摇曳情景。行走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一面伴随作者游历收藏的诗意情趣与文学的抒情景区,一面从作者的浪漫情意中汲取现实生存的优美感受。打开这部作品,会发现,这里到处飘荡着生命的深长意趣:毛泽东的读书情怀,苏东坡的神奇命运,凤求凰红丝砚的楚楚动人,柯军素颜的风情魅力,弗拉明戈舞的诱惑,冰雪家园的遐思,父母乡愁的幽深,一切都融成一层层神秘悠远的诗意化生命气质。

风物常宜放眼量,这部作品让人体味到:收藏不是收纳和品鉴,而是发现和深入,不论对文物还是对生命,都是如此,收藏和文学都是发现一种生活风格和生命质地,这在徐春平对毛委员的发书单几番探询和凤求凰红丝砚之缘中格外体现。

任何文物,包括毛委员的发书单,包含的都是生命的痕迹和历史的痕迹,徐春平对毛泽东发书单的探寻,实际上是对毛泽东生命痕迹的追寻。在对毛委员发书单的探询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和生命的痕迹交错在一起,蜿蜒曲折,饶有情趣:是否存在另一个毛委员?这是哪个时期的毛委员?而这样一些思考和探寻,这样的对毛泽东的生命痕迹追求,与毛泽东的一生可能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在正史之外非常有意思的一种补充的生命探讨,却更加富于生活气息。

漫步在这些作品中,你会轻盈安静地与生活中平常而又难得的感受不期而遇。作品中的一切经历都是美学化的,美学化的生存向往引导着这些作品,引导着这些作品中的生命情致。如果说,收藏暗示了历史的影像,岁月隐喻了生命的坚韧,那么,诸多的现实生活情景就承载了生命血脉的流传与艺术精神的执著。如果说,收藏为这些作品带来了悠远的生命情怀,那么,文学艺术就为这些作品带来了无限的生活向往。当历史送走了往日的烟云,当生命不断进入现实的每一片角落,这部作品中收藏的记忆和文学的憧憬为我们带来了岁月的荣光,为我们凝结了一曲曲华美的生命乐章。

若要以收藏和文学阅尽人间春色,这些作品中的生存感受和品质就要有美学化生存的引导。这部作品的收藏激情与岁月激情是一致的,收藏生活与文学生活是一致的,生活立场与写作立场是一致的,这些作品以收藏和岁月的美学化衷情为主导,对生活进行美学化处理、保存、发扬,在久远年代里打捞并收藏以往有价值生活的遗存,也在现实的深处寻找今天有价值生存的记忆,在真实的生活遗迹和风俗人情中,还原人生本色和历史风情。

收藏要收藏岁月,文学要抒写岁月,收藏岁月的层层生动情景让美学化生存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这会把一切历史和普遍生活都转化为当代生活和个人生活。徐春平和莲子把任何个别的生活体验都与我们这个时代以及我们的生活世界相连,甚至尽情与以后的生活情思相连。历史本来是枯涩生硬的,当这些作品中的历史变成了岁月的生动形象时,就会让我们生动地去进入和体验岁月无痕,去把自己与更久远、更无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些作品中不仅有激情快乐和平静幸福,而且有历史苍凉和生活苦涩,让人多情应笑却并不早生华发,不论收藏还是岁月都尽在不言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从《收藏岁月》中可以深切地体验自己时代的久远生活和身边生活,让我们在普通生活中有一种独特的美学化生存方向和美学化生存感受。这样的美学化生存感受一直萦绕着作品中的身边生活,萦绕在作品中的每一处地方,延伸到在广州大剧院观看威尼斯商人的上演。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命感受,当徐春平到达湖北黄冈时,是悠远的人物联想,当莲子到达瑞士雪山时,是瑞士雪山的那种清净纯粹如童话、如仙境的冰雪家园感受。他们以自己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学化方式,尽力把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生活情景描述出来,追寻彼此相似的有价值生活,并且想把它们传递给人们去感受,这样就有了这本大珠小珠落玉盘而错落有致的书。

下半部“岁月”更加集中明确地表达了追求爱与美的美学化生存主题,所以莲子在下半部一开始的引言中写道:“虽说生命的过程,往往就是个忘却的过程。但我相信,怀揣一颗听雨的心,让清幽的禅意填满胸腔,在叠增的岁月里,总有一天,灵隐禅踪,北峰茶韵,还有这浑朴简约、通旷清逸的大雅之家,都会和我的梦不期而遇。”这是莲子在下半部中一直表达的一种浪漫和清雅,像少女怀春,像稚子期盼,总是怀着一颗梦想和纯真的心。

《收藏岁月》的美学化生存意义在于:收藏和岁月都是对生活的美学化发现和经历。从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岁月和收藏都是发现,是对生存世界、生活风格、生命质地的发现,是发现一种生活或者一种生命,是发现生活或者生命的一种特殊意味。在发现生活和生命的意味上,《收藏岁月》的各个篇章无缝融合,在岁月中收藏生存,在收藏中发现岁月,在收藏岁月中发现生存主导品质和生命生长之地。当徐春平在作品中把自己的收藏经历转化为文学经历,当莲子把生活吹皱的一池春水留存在作品中,一切经历就都变成了美学化经历,历史就变成了生动可感的美学化生命形象。

因此,这里面充满了生命与文物、人物、历史、生活关联的美学化意趣,徐春平开篇就询问毛泽东这个人物的浓烈意趣,同样也是他对待其他历史人物的浓烈意趣,寻找苏东坡也是从这样生活立场和历史角度出发的。徐春平为探访苏东坡故地而游历湖北黄冈,他不断想到的是一个遥远的苏东坡,并从中萌生发了自己对苏东坡的憧憬和想象,当这样一些自己的想象与所看到的苏东坡遗留下来的文物联想结合起来,就很自然地生发了一种当代的生活情趣。

对毛泽东、苏东坡、米芾、容庚、柯军这样一些人物的衷情,当然来源于对文化艺术本身的衷情,而这样的文化艺术衷情必然与长久的阅读有关。徐春平和莲子与文物和历史的不解之缘,其实是与文化艺术的不解之缘,是与文学艺术作品所包含的人性品质和生存理想的不解之缘,在两个人以诗意情缘共同联系而构成的作品中,丝丝缕缕贯穿的都是文化艺术情缘和理想主义生活情缘,这也是他们从事文学、阅读和收藏的起源。

因此,徐春平回忆了父母亲对他人生之路的教导和对他阅读的引导,详述了父母亲有意无意引导孩子们走上阅读之路的经历。这与莲子后面所写的父母亲对孩子们生活倾向和生命品质的引导、对孩子们的阅读影响和文化影响都紧密相连,同为一体。从这本书开篇的徐春平的第一篇作品开始,徐春平的各个篇章就和后半部莲子所写的各个篇章紧密交织,兄妹之情与文化艺术之情、阅读之情与父母之情水乳交融,它们如涓涓细流紧紧相连,密切交汇在一起而形成生命的河流。他们的生命历程从开始就像一条弯弯曲曲清澈流淌的河流,他们的收藏是从藏书开始的,藏书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是他们生命源流的根本源头,而这个源头正是在他们的父母那里发源的。

一个有爱的人,总是感谢那些给予自己美好的人,也想把自己的美好给予别人,而这部作品所记载和纪念的,总是那些对别人奉献自己、让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人。这样的感情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也许一切情意,一切夙愿,一切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缘分,都可以集中在我们生命的爱与美上,而在莲子和徐春平的作品中,最终集中为他们对于父亲和母亲的爱,也在于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对他们培养起的爱,这让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爱与美。

如果没有这种爱与美的培育,也许就不会有他们这样的人生,不会有他们在这部作品中对整个世界内涵的理解和表达,不会有他们对生命以及生活的爱与美感受,所以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对爱与美的表达,而整部作品的高潮集中表现为对于父亲和母亲的爱,集中表现在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亲的深切的怀念和感恩中。在徐春平的《永远是鸟咬来》《父母亲引我们走上阅读之路》和《我的藏书之始》中,在莲子的《寄往天堂的家书》《没有乡愁的乡愁》和《捡拾时光的流痕》中,情深意切地表达了这样的情感,这是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美好的情感,也是所有对于父母有美好情感的人的纪念和感受。

正是从这种从小被引导、被培育的生命气息和生活感受出发,徐春平和莲子走到任何一个地方,进入任何生活,在寻访文物、探求遗迹、流连自然、衷情艺术时,总是沉思于、感悟于他们所经历的事物和徜徉的场所,实际上都是在探询历史人物或者现代生命的遗迹。毛委员的书单、苏东坡的遗迹、容庚先生的墨宝和著名昆曲艺术表演家柯军的表演艺术,都是时代遗存于中国生活的,这样一些遗存当然具有文献价值,而在这部作品里,文献价值实际上更加深刻体现出的,仍然是生命价值。

对生命价值和人物意趣的向往,产生了收藏的情缘和岁月的情缘,从中生发了非常强烈的发现生命的意愿,也生发了诗意生活的情缘,从而与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保持了热爱生命的美学化历史连线。这样,在自己的生活中,莲子就有了与柯军、瑞士雪山、《威尼斯商人》的诗意情缘,徐春平就突然与苏东坡连续不期而遇:在湖北黄冈到东坡赤壁碑阁里看到《荔子碑》后,不到一个月,在汕头又收藏了苏东坡串钱木雕像,从汕头回广州不到半个月,又看到了《赤壁赋》青花方瓶残件。从这个经历中,可以看出一种浓烈的美学化生存倾向与诗意情缘,在徐春平的生命中,留下了太多的对苏东坡的衷情,所以才不经意间不时与东坡老人不期而遇。

实际上,莲子与徐春平共同关注的,是人物与生命的诗意神韵,是生活的诗意之缘,所以,徐春平一开始写毛委员的发书单,执著地追寻毛委员的发书单的隐秘,由此发现毛泽东的早年生命理想表现,而毛泽东的生命理想必然与中国历史密切相连。莲子的下半部一开始写的是容庚,接着下一篇就写了《素颜》,写的是一个当代人物的灵魂: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的心灵世界,由此素颜露出的,是艺术品质和人性品质,是生命本身迷人的质朴和特定的性格力量,写素颜的魅力,实际上是写生命理想的魅力、生命品质的魅力。

所以,这部作品中很自然地从生命品质和生命理想出发,有文物,有历史,有现实,真切地进入到了艺术文化和美学化生活中。尤其是莲子的作品内场曲折幽深,层层叠叠,有表演,有艺术,有书法,有绘画,有文学,有舞蹈,仅从各篇的标题,便能看出这样一种丰富性。当《弗拉明戈舞的诱惑》写75岁高龄的演奏弗拉明格吉他的“活化石”帕克•佩纳带着他的弗拉明戈舞团来到广州,表演饱含感情的艺术盛宴《生命之舞》,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岁月是一条河流,而生命从岁月的河流中激情而又平静地流过,把痕迹留在了一支支流淌的生命理想之歌中。

文学风格就是心灵风格和生活风格,心灵风格就是进行美学化处理和表达的风格,不论徐春平和莲子的文学形式、技巧、语言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心灵倾向决定了对生活怎么进行美学化处理和表达,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怎么发生。由于徐春平和莲子心灵倾向的一致,他们所有的文学写作的细微区别,都融合在同一的文学风格倾向中,融合在同一的美学化生存倾向中,由此也就构成了同一本书的一致风格表现。

《收藏岁月》在表现丝丝入扣的现实生存感的同时,也表现出有心灵珍藏意味的理想生存感。徐春平和莲子钟情于与美学化生存相融的心灵升华,凭着《收藏岁月》的美学化气质和品性,在不同的篇章中以同样的深切去引导和升华生命,而这些作品中深刻的含蓄痕迹,就是共同的生命崇敬和心灵纯净。当这些作品带来了有价值的生命主题与有情趣的生活意向时,在作品中所记录的个人的有限生命与普遍的无限生活之间,就能找到一种普遍生活与特殊生存意味的平衡,借助这种平衡,这些作品把个人生活世界与叙事、抒情和哲理融合成一种文学形态。

这样,生动的情思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映流动,随处流动的诗意生活情趣委婉曲折,不时生发的美学化思绪简洁清晰,作品中悄然飘溢着生命的沉静感、希望感和亲近感,这使无论收藏意识中的那些远去情感,还是身边生活中那些瑞士雪山上的情愫;无论是对父母之心的倾诉,还是对深入肌肤血液的阅读生存感;无论对历史文物还是对生活现实,都剪不断地丝丝缕缕渗入生命,从而备感珍藏生命感受的可贵。

好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生命深处流出来的。《收藏岁月》有作者的人格投影和生命活力,有率真坦荡的精神亮色和深切情意,再加上凝练干净的文字和富于情怀的想象,形成《收藏岁月》自由自在的意趣,不但有感人的生活光泽,而且能够在思想的天空尽情飞翔,这在徐春平的那些不断探询文化艺术与生命品质关联的作品中尤其能表现出来。一方面,徐春平的这些作品以平实真切、简洁清晰的笔触叙写收藏生活与普通生活相连的希望和感觉,并由此引发对历史、人生、城市、乡村、自然的存在感和美学化生存思绪;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又写出了当代生活中人情风物之间的心灵联系和生存状况,由此而让人体验生存情境的变化,引发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意趣。

与其说《收藏岁月》在感悟人生的同时,是用生命和心灵去感受自由、自然、历史和文学艺术,不如说这些作品表达了对于特殊生命情境和情志的诗意兴致和诗意情缘。岁月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岁月,但生命留下了痕迹,岁月却没有留下痕迹,这使生命比岁月更长久,因为生命总是有一颗诗意的初子之心,有一种不断与生命精神、生命浪漫和生命梦想相遇的诗意情缘,这样的情缘贯穿作品的始终。所以,我们在作品中看到徐春平和莲子在生活中细致地收藏和品味岁月,两人的风格和经历似乎都与收藏和岁月有不解之缘。

徐春平的散文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收藏情结,而莲子一开始也从收藏谋局开篇,所以下半部的第一篇就写收藏容庚先生的墨宝,但这只是一个引出更宽阔世界的引子,更深入更曲折的,却是之后连续涌出的岁月天地。徐春平和莲子所有的描写都自然平静,历历道来,如数家珍,好像在非常平静的跟自己、跟朋友们聊自己生命中各个不同的时刻。在他们看来,作品中所汇成的自己的生命经历和生命感受总是有一种深情,总是有一种不可忘怀的东西,但讲给人听时,却非常的亲切自然,优雅沉静,简洁细腻。

莲子所写的下半部“岁月”,与徐春平所写的上半部“收藏”的风格相似,生活相连,又有不完全一样的内容,但上下曲折流淌的意趣和品质相互映照,别有风情。两人的文笔都非常地简洁流畅,清新疏朗,就像一竿两竿修竹、三朵五朵梅花一样,从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清新空旷,迷人悠远。徐春平的写法是非常清晰地贯穿到底的叙事写法,从头至尾的叙事非常集中,有执著的主题与线索,而莲子的写法则是纵横交错,内涵丰富,从天地到文学艺术,所写的内容自然融合,关注风物和生活的白描式印象简洁而又深情,强烈而又细腻。

当莲子把瑞士雪山比作静谧空灵的世外桃源时,是道出了自己的心灵家园感受,而用脚步丈量瑞士雪山时,是静静地用自己的心灵在行走。作品中所写的家园感受,不是仅仅两个概念或者两个词语所概括的,而是有让人身临其境并深入其中的那种切实感受。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她那种第一次和雪山一起在晨曦中醒来的情思,就像她在作品中所说,梦萦深处的这片宁静静得似乎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这会深切让人体验到属于生命本色的,没有喧嚣与浮华,也不需要考虑其他任何干扰纯粹质朴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