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东作家陈华清、欧阳在衷获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更新时间:2018-10-31 来源:广东作家网

2018年10月28日,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苏州市甪直镇揭晓。广东作家陈华清长篇小说《海边的珊瑚屋》、欧阳在衷小说集《闲客闲事》荣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当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吴思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长王世龙、甪直镇人民政府镇长陈菊林、叶圣陶先生孙女叶小沫、孙子叶永和等领导专家、获奖教师作家、各地学校代表2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每两年一届,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旨在弘扬叶圣陶文学精神与语文教育思想,倡导教师文学创作,促进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推举出富有文学魅力和文化品位的作家型教师,倡导“像叶圣陶一样当老师”,最终惠及广大学生。10月28日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4周年,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设在这一天颁奖,旨在纪念叶圣陶先生对于教育及文学的重要贡献。

陈华清是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作品散见于《延河》《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儿童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已出版长篇小说《走出“孤岛”》《地火》《跨海巡洋》,散文集《有一种遇见在岭南》《有一种生活叫江南》《爱到卑微处,才是看清自己时》,儿童作品集《啄着阳光的鸽子》《榕树下的秘密》《快乐花朵咪兮兮》等10多部。

欧阳在衷从教38年,现为连州市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工作之余他坚持创作,已出版了《燕喜情咏》、《欧诗三百首》、《闲客闲事》、《连州民间传说》四部书籍。 (湛江作协、连州作协)

延伸阅读:

《海边的珊瑚屋》讲述一群住在雷州半岛海边珊瑚屋的留守儿童的故事,反映了海边留守儿童生活的艰难、心灵的孤独,以及精神的成长,从侧面反映基础教育的现状,呼吁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小说着重塑造两个留守儿童形象。女孩李妹头跟爷爷一起生活,性格孤僻、倔强,遭遇了很多不幸,也得到了来自邻居和老师的关爱,最后走出困境。男孩李虾仔原本有个和睦的家,后来成了不良少年。父亲为了陪护他,回乡创业,利用珊瑚屋搞起滨海旅游,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圆了孩子有家的“梦”。

小说以雷州半岛为背景,写出独特的海边风土人情。古老的珊瑚屋、赶海拉网、漂在海上的疍民等,为读者生动展现出我国东南沿海特有的海洋文化。小说获得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出版后,广受好评,广东海洋大学原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姚国军教授说它“树立了海洋儿童小说的标杆”,具有三重价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李国伟认为,这部小说“以清新的渔村气息和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为我们写下了生命之重,成长之痛以及切肤的怜悯。”

专家推荐语: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烈海味的小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碾压或许是粗暴和无奈,但百千万留守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亲情、友情中的挣扎,恰是最被忽略和最值得珍视。小说以清新的渔村气息和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为我们写下了生命之重,成长之痛以及切肤的怜悯。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李国伟

在我看来,《海边的珊瑚屋》至少具有三个特点和三重价值。一是题材新。相对于其他题材,海洋小说本身就少。把海洋题材与儿童题材结合起来,在为数不多的海洋小说中更是少之又少。从此角度看,这部作品开拓了文学题材表现的疆域,丰富了海洋文学的门类,树立了海洋儿童小说的标杆,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二是内容真。小说再现了留守儿童的常态生活;揭示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探寻了渔村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些问题错综交织在一起,就是偏远地区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从此角度看,这部作品直面人生,具有社会认识价值。三是表现深。小说对留守女孩的孤闭心理、问题男孩的乖戾心理有深切的表现;对离乡家长的矛盾心理有深入的触及;对支教老师的复杂心理有深刻的剖析。从此角度看,这部作品透视心灵,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以文学为镜照出人生百态,以艺术为笔拨动心灵之弦,《海边的珊瑚屋》是一处美丽的文学景观,值得读者朋友驻足观赏。

——广东海洋大学原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姚国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