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八旬教授送文学到红土地 ——“文学进校园”之精准扶贫主题系列活动走进海丰
更新时间:2019-02-12 来源:广东文坛
9月20日、21日,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进校园”之精准扶贫主题系列活动来到了汕尾市海丰县的华中海附中学和彭湃中学,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钟晓毅,为两校的学生举办了两场精彩的讲座。
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晚上,便收到了章以武教授的短消息,告知感冒两天,原本以他81岁的高龄还积极主动参加这种为贫困地区送文学的活动,作为组织者本身就已经非常不忍,担心万分,收到这条消息后,更是焦虑至极,一度想着要取消明天的活动。不料章教授再次发消息确认,只要今晚不发烧,明天的活动就照常参加。
20日早上,在去接章以武教授的路上,仍在进行着沟通,到了约定地点,只见章教授已笔直地站在清早的阳光下等待了,但仍能看出略有精神上的疲惫。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小插曲,使得此次进校园活动尤其地不容易且意义非凡。
到了海丰县之后,放下行李稍事休息,便来到了华中海附中学开始了下午的讲座。章以武教授与钟晓毅所长两人采取对谈形式,围绕文学创作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这个主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既有相互的认可与发挥,也有从不同角度对各自观点的阐释。
21日,经过了一夜的休整,重新登上讲坛的两位嘉宾精神抖擞,为彭湃中学的师生们再次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灵感倍出的讲座,讲座中临时加入了许多案例与素材,以及对于海丰的观感。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争相提问,既有关于创作灵感的来源问题,又有对青春期的困惑问题,两位教授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后来提问的同学排起了队,因时间所限,主持老师不得不强行结束提问,而兴犹未尽的同学们仍不罢休,在散场后围在两位老师身边,久久不肯散去。
参加此次进校园活动的还有海丰县作协主席石磊及民俗专家许宇帆。在他们的介绍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海滨小城。回来后,章以武教授感慨地写道:“对海丰,历来被偏见左右,民风强悍,连司机都怕去。这次去讲学,才发现过去的看法谬矣。此地十分文明,是马思聪等名人的老家。民风古朴醇厚豪放,诗礼传家,门前红对联,壮美遒劲,与众不同。百姓热情好客捧以擂茶。尤其,男士方脸剑眉高鼻深眼窝,甚是英俊,女生白皙高挑阳光,粤地罕见。吾观站立礼堂迎接排队而入的彭湃中学学生,个个英武姣美啊。总之,深感,人总是在自以为是的偏见中生活的,若能在现实面前摆正自省,那就是比较客观的明白人了。” (王璐)
>>相关新闻
梅州站 与大山里的孩子分享阅读与创作
9月18日、19日,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进校园”之精准扶贫主题系列活动分别来到了梅州市下辖的兴宁市和丰顺县的两所学校,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梅和著名的辞赋专家、学者、诗人雍平,为两校的学生举办了两场精彩的讲座。
台风“山竹”刚刚过境,上班的路还没有完全通畅,9月18日的早上,本次“文学进校园”之精准扶贫主题系列活动便踏上征程,经过一个上午的长途奔波,来到了兴宁市的沐彬中学,主讲嘉宾雍平和张梅先后就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阅读、创作等心得,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雍平借鉴古人的诗句,根据自己文学创作语言的活性方面,列举了实践中的例子,向文学爱好者们提出现代作诗需要的语言活性,不能一味重复古人的词汇;在探索古诗的同时也要具有创作新诗词的思维,并结合个人在创作《广州塔赋》、《文心雕龙解诂举隅》等文学著作的经历,与在场的师生分享了在文学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张梅先介绍了一些世界名著中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如《红楼梦》《呼啸山庄》《悲惨世界》等,这些形象中的人性之美。她认为文学是很有趣的,就像那些名著,它的产生必定会带动其它的艺术门类。张梅还介绍了她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周渔的火车》,谈到了改编的心路历程及拍摄趣事。
因台风的来袭,使得此次活动行程安排特别紧凑,为了不影响第二天上午的讲课活动,一行人又不辞辛苦地连夜赶到了丰顺县城。
9月19日早上,两位主讲嘉宾又在当地作协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斑驳而狭窄的山路盘旋深入,道路两边,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深水,沿着34公里的山路足足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此次讲课的目的地——黄金镇的黄金中学。
黄金镇是老红军、老一辈革命家李坚真的故乡,是一块红色土地,黄金中学是由旅新加坡侨领、梅州市荣誉市民、南粤慈善之星何侨生先生捐建的一所完全中学。我们到达时,学生们已经满满当当地坐在礼堂中等着我们了,这也是我们组织进校园活动中最大规模的一次讲座,到场的学生和老师、县作协会员足有上千人。
这场讲座因会场投影所限,遂临时机变,梅州市作协副主席游子衿配合我们两位嘉宾,采取了三人对谈形式,为全体师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丰顺作协的罗晓珊还深情地朗诵了张梅的散文《给我未来的孩子》。
台下听讲的学生们,都非常认真,求知的眼神中充满着专注与向往,有的还仔细地做着笔记,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和知名作家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特别难得,这些作家们代表着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外部世界。
在梅州的两场讲座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另外,两位主讲嘉宾的祖籍均是梅州,因此两位嘉宾都表示,能为家乡人做点事情,能给家乡中那些住在大山里的孩子描绘一下外面的精彩世界,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又义不容辞的事情。
这也正是我们文学进校园之精准扶贫系列主题活动的出发点与意义所在。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