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南方·北方”田地诗词作品研讨会举行:他写出追梦人的共同向往

更新时间:2019-11-28 作者:魏沛娜来源:深圳商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近日,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深圳市音协承办的“南方·北方”田地诗词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市文联举行。来自文学界、音乐界以及学界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对田地的艺术创作进行回顾和探讨,以启发、带动深圳的文艺创作。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第六届深圳文学季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深圳一位非常重要的文艺家,田地已来深圳工作和生活33年,现任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宣部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他的创作主要横跨文学和音乐两个类别,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时代精神,以及饱满的情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影响力远远走出了深圳。

当天研讨会由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主持。会上,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致辞表示,田地的创作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深圳精神,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旗帜鲜明地歌颂这个伟大时代、这座创新城市,其作品讲述的既是个人故事,更是时代故事,是追梦人的集体记忆和共同向往,更是改革开放的深圳表达。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钱强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知名作曲家印青表达了对田地的祝贺。印青曾与田地合作多首歌曲作品,在他眼中,田地思路敏捷、想象力丰富。“他的歌词风格偏浪漫、诗意且感情深厚,曾有过不少佳作。而在创作政治思想性强的作品时,他又善于把概念转化为情感和形象,同时很注重遣词用句的精准,使歌词既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与田地合作,是我创作生涯中愉快而有收获的经历。”印青在贺信中说道。 

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表示很敬佩田地。她说:“田地是跨界的文艺家,希望他像他的歌词一样,既有激情又有真情,又像火焰一样开出道路来。”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宋小明也委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昌明向田地表达祝贺。宋小明说:“田地在主旋律歌词创作上,独树一帜,切入点新,语言充满人文性、大众性。期望田地笔耕不辍,在中国音乐文学的天地里绽放异彩!”李昌明则认为,田地探索于现实、生活之间,生发哲理思考,同时寄情于乡土之间,寻找精神家园。他的诗真诚、率真,是因为他岀生于潇湘之地,与生俱来,植根于血眿;他的词豪迈、新颖,是因为他置身于深圳经济特区,站立潮头,得风气之先。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起军表示,田地的作品大气而催人奋进,字里行间充盈着“思想者”的魅力。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思想的深度,二是思想的广度,三是思想的温度。“田地先生既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又展示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刘起军认为,田地能够创作出如此具有感召力的佳作,主要因其拥有忠诚不渝的坚定初心和知恩感恩的高贵品格。正是因为饱含对国家、对人民、对深圳、对母校深沉炽热的爱,田地才得以将心头这满腔热血倾注笔端。他还希望田地以本次研讨会为动力,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高质量作品。 

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原主编高洪波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就是一个时代的发声器,而田地正是具有一种自觉性,能够敏感而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在高洪波看来,田地的诗句朗诵起来铿锵有力,读起来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快感,他建议田地在日后的创作中,可以尝试打破对于韵律的酷爱,探索具有更广泛角度的表达方式。“我对诗的总结是:它是人类精神中最亮的闪电。我希望你把闪电把握得更久。”高洪波说。

《我属于中国》《又见西柏坡》《西部春暖》《握住你的手》《南方以南》《梦想星光》《向往》《南方有座山》……这都是田地的歌曲代表作。可以说,无论歌词,还是诗歌,田地的创作独树一帜,他的作品语言高度凝练、情感充沛热烈、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节奏韵律,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概括力和号召力。譬如,他的诗歌《南方北方》形象记录了千万人从北方南下寻找梦想,又回望北方寄托乡愁的人生故事,深刻表达了一个群体的情感、一座城市的情感、一个时代的情感。诗歌《南方以南》等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敢为人先的梦想追求。研讨会上,蒋开儒、姚峰、唐跃生、夏枫、赵微微、胡野秋、王俊、丁力、从容、胡滨等嘉宾,同样从不同方面解读和发掘田地作品的丰富因素,评价他的艺术创作。

此外,研讨会期间,朗诵艺术家苏洋还朗诵了田地的诗歌《南方·北方》,歌手刘小幻和青年歌唱家杨乐分别演唱了田地作词的《南方有座山》和《南方以南》。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我一生的‘奥斯卡’时光。”讲座最后,田地发表感言,他表示,一个城市的灵魂就是文化先行。当前,深圳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当中,也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深圳文学。田地认为,文学是要用作品说话的,多年来很多深圳作家都在努力写作,为深圳的文学文化事业添砖加瓦。“作为一个诗人、词作家,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写出的作品能让老百姓明白,有没有一两句话让他们满意,有没有一两句话代表他们的内心。我们一定要立足当下写作。”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