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深圳作家伍呆呆小说研讨会举行 《爱不可及》再引评论家关注

更新时间:2019-12-02 来源:读特记者 张锐

近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深圳作家伍呆呆长篇小说《爱不可及》作品研讨会召开,来自广东省及深圳市的评论家齐聚于广东省作协“岭南空间”,对这部网络文学作品以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研讨会由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周西篱主持,出席嘉宾有《爱不可及》小说作者、电影编剧伍呆呆,花城出版社原社长肖建国,文化学者、作家、导演胡野秋,小说家千夫长,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江冰,羊城晚报原文艺部主任何龙,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傅勇,华南农业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吴琪,蔷薇书院CEO李贤等。

伍呆呆的微博体长篇小说《爱你生生世世》于2011年入选“中国十大电子书”,此后她以这部电子书为基础创作了电影剧本《爱不可及》,并被搬上银幕,该电影斩获第51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故事片白金大奖。伍呆呆将电影改写为长篇小说,由蔷薇书院首发并在全网发行,在网络文学界及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

在研讨会上,原花城出版社社长肖建国表示,自己已年近七旬,《爱不可及》是他首次在手机上全文阅读完的网络小说,他认为自己喜欢、并能把这部小说读下去的原因是因为故事中的回环交替的命运感是他所相信的,其次是作者的文字流畅、干净,“像水洗过一样”,他指出,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展中的闲笔不足,这是作者需要思考和提高的地方。

小说家千夫长作为当年中国十大电子书的评委和电影《爱不可及》的文学顾问,他表示自己是伍呆呆网络、电影、纸媒三个艺术生态不同时期的见证者,认为伍呆呆坚持文学传统,路子是正确的,他在会上回忆了这三个时期的伍呆呆和伍呆呆的作品,并把当年《爱你生生世世》的入选词用毛笔写出来在会上赠予伍呆呆。

广东财经大学文学院院长江冰从网络时代的小说与传统纸质时代的小说的对比出发,分析了《爱不可及》,认为相对于网络时代小说快速、碎片的特点,伍呆呆的小说更偏向于传统文学写作,叙事方式和语词更为严谨、精致。

在文学评论界,何龙以尖锐、坦诚著称,他首先指出,“干净”是作者文字的长处,同时也是短板,他认为,过于“干净”不符合网络时代的阅读,应当在“闲笔”中再穿插一些“咸笔”,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何龙称《爱不可及》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凄美的爱情小说,它实际上是一部关于欲望的诱惑和陷阱的寓言故事,经由金钱豹这一喻体,喻示了欲望的诱惑和诱捕的轮回报应。但是正因为故事寓意的深刻,需要读者和观众安静的阅读和思考,因此,小说改编成电影后进入影院,票房偏低是十分正常的。

蔷薇书院CEO李贤从《爱不可及》的作品与作者两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贤虽然是一个网络运营者,但是仍然偏向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因此,尽管《爱不可及》只有“区区十来万字”,在体量上首先就不符合网络作品的需求了,但她仍旧愿意在全网积极推广这部小说,她认为作者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所以才能写出纯粹的文字和纯粹的故事,而这种纯粹在网络时代是非常稀缺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傅勇博士表示自己很少看网络小说,但是伍呆呆小说中的细节让他感到惊讶,他是广东岭南书画研究院的的专职副院长,对书画颇有研究,他在读《爱不可及》的过程中留意到作者在写到关于书画方面的情节,关于赵孟頫的书法描写得很细致,很专业。他认为一个作者对作品细节的处理,从小处可以看出作品大致的可读性。

华南农业大学文学院教师吴琪是研讨嘉宾中唯一的八零后文学博士,她告诉大家,自己花了几个小时,关闭手机“与世隔绝”看完了《爱不可及》,她表示自己“读得酣畅淋漓、心潮澎湃,所有的神经全部跟随作者进入到穿越灵魂沟壑的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爱恨情仇、魂牵梦绕,穿越了一个又一个轮回……”,她认为,伍呆呆的文字细腻,极具美感,干脆利索,驾驭故事的能力十分娴熟,她的文字不同于一般的网络小说,非常值得阅读。

广东网络作协副主席周西篱认为,伍呆呆的小说是从电影回到小说,叙事紧凑,和原创的小说状态会有所区别,作者在写作当中用了一些穿越的手法,但又会回到现实的逻辑,乍看是穿越的,悬疑的,结果又是现实主义的。因此,《爱不可及》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部具有较高审美追求和价值追求的作品。

文化学者、作家、导演胡野秋既是伍呆呆走上文学路成为职业写作者的引路人,又是电影《爱不可及》的导演,他表示,伍呆呆一直在努力,她也在尝试各种写法,希望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她的创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最后,伍呆呆对主办方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到会的各位嘉宾致以真诚的谢意,并表示自己会吸取大家的意见,更加勤奋地创作出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