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2009—2019深圳儿童文学十年踪迹十年心

更新时间:2019-12-18 作者:深圳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来源:广东文坛

随着深圳特区的成立,深圳儿童文学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传统。30多年来,深圳儿童文学有过辉煌的历史,如郁秀的《花季雨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随后也有过多年的沉寂。新世纪第一个10年过后,以2013年陈诗哥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为契机,深圳儿童文学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重新踏上征程。

最近十年来,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努力培育深圳儿童文学生态,苏曼华、张黎明、严爱慈、饶远、陈诗哥、袁博、袁晓峰、周其星、杜梅、郝周、郑枫、吴依薇、老墨家族、刘克勤、关小敏、安小橙、麦芽、刘海龙、几何、王聪、古净、西西、张爱琴、余枫等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都推出了新书,大批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在全国儿童文学大刊频频露面,屡获儿童文学大奖,成为国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圳儿童文学作家正在形成集团军的态势。

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不仅有鲜明的特点,还有其独到的文学主张。如陈诗哥在文体上打通童话、诗歌和散文的界限,在精神内核上试图打通文学、哲学、人类学、信仰之间的隔阂。他的《童话之书》是关于“童话”的思想精华集,故事跨越古今,纵横中外,想象力大胆,思想深邃。袁博则称自己的动物小说为自然史动物小说,每部动物小说的主题一脉相承——以动物小说的形式为大自然书写一部历史。另外,深圳青春文学在国内率先提出“阳光写作”和“创意写作”理念,坚持弘扬“经典阅读”和“创意阅读”,发掘和培育了以赵荔、谢然、欧阳婧祎、张为为代表的“阳光写作”少年作家群。

同时,深圳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走在国内前列,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民间儿童阅读团体,如三叶草故事家族、爱阅公益基金会、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致力于推动优质的儿童阅读,影响了全国数十万家庭。从2014年起,深圳启动“深圳十大童书”评选,每年从新出版的全球童书中选出10本优质童书进行推广,在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爱阅公益基金会则携手国际儿童阅读联盟,设立IBBY-iRead爱阅人物奖,授予全球范围内在世的促进儿童阅读领域推广和发展的个人,每两年一届。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深圳儿童文学呈现出良好的生态,融创作、批评、推广于一体,焕发出蓬勃生机。

方阵扫描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在向读者的灵魂作耳语

深圳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重镇,涌现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群。这些作家起点高,有学养、有思考、不跟风,他们的作品既表达人性之爱,又关注社会问题,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他们在向读者的灵魂作耳语。        

束沛德(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儿委会主任):深圳儿童文苑春意盎然

当前深圳的儿童文学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创作态势。文学生态氛围和谐良好。儿童文学的新生力量悄然聚集,崭露头角,儿童文坛时不时可以看到来自深圳的新面孔。如今深圳已形成了规模和实力相当可观的儿童文学作家群。相对于北京、上海,深圳处在全国儿童文学的第二方阵。

海飞(原国际儿童阅读联盟中国分会主席):儿童文学新风正从深圳吹来

今天,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儿童文学新风正从深圳吹来。我觉得,深圳儿童文学可能会很快成为国内第一方阵。以城市而言,北京的儿童文学作家是个群体,上海是个群体,第三个群体就是深圳了,其他的省会城市都没形成这样的势头。他们的创作特点是创新精神。

李国伟(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儿童文学迎来了“小春天”

近年,深圳儿童文学呈现出如下特点:1.新常态。深圳儿童文学作家更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强调童心童真童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新常态。2.主色调。关注社会现实、直面校园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3.七彩板。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坚持了创作的多样性,积极进取,多路出击,井喷式涌现了一批种类齐全、题材多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精品。4.炫亮点。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秉承了思想开放、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在创作理念、创作实践以及推广阅读上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为中国儿童文学绘上了亮丽一笔。

徐德霞(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诗哥《童话之书》是一部少见的奇书

2014年7月,陈诗哥的大作《童话之书》摆上我的案头,我在终审意见中写了这样两段话,“这是一部少见的奇书,让人想到另外两本影响很大的名著,一部是大名鼎鼎的霍金的《时间简史》,一部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前一部是解读深奥的宇宙秘密,后一部则是讲解枯燥的哲学,这两部书都有举重若轻、通俗生动的特点,为此成为备受世人喜爱的畅销书和经典书。陈诗哥这部书稿也有上述特点,以童话故事的方式讲童话理论,以深刻的思考,丰富的想象、诗意的表述,把讲故事和讲理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寓理于情、寓情于理的双重效果。”

这本书出版后,在读者中的反响一直不错,特别是在儿童文学作家群中的反响更大并持久不衰,在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陈诗哥本人在新一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中国儿童文学界,之前还没有一本这样的书,即以一部长篇童话来诠释童话理论,并在理论上有独到见解,在创作上有所创新。这样一部创作和理论相互融合、互相印证、相得益彰的作品还是不多见的。

陈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周作品对文学传统的坚守和新话本小说的品格

郝周非常关注社会,并且植根乡土。他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积累和感悟,力图从不同的侧面去描绘社会现实图景。他的几部作品包括短篇集子的作品,书写的是不同环境和时代的少年儿童的成长的历程。总体来说,他的作品内容厚实,有真情实感,文风朴素,创作的姿态踏实、稳健,从创造态度和手法都体现出作家对文学传统的坚守。

《偷剧本的学徒》是抗战的主旋律作品,他特别注意结合地域戏剧文化的传统,充分考虑可读性,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预埋伏笔和悬念,使作品充满扭转,高潮迭起,自始至终抓住少年儿童读者的注意力。他的叙述语言有口语化特征,绘声绘色,通俗、鲜活。传说、民谣巧妙地嵌入。我觉得郝周作品有新话本小说的品格和格局。

聂梦(中国作协创研部助理研究员):袁博动物小说的开放状态与自我更新

袁博的童心和视角是自然而然的。他涉及到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同时又写出了物种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成长中的新理念。这是袁博小说的重要特色。

之前他的小说写作主要是着力于表现宏观的生命周期的转变,现在他的最新作品《内伶仃岛上的猕猴》里,他扩张了自己写作领域的志向。他创作了一个历史变迁的故事,有民俗、地方文化,还有边防部队的精神意志等等。他的成长有更为广阔的背景和地域色彩,与人类历史的纵深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小说创作有了自身的根脉并紧密相连。

他的小说有哲学的意味。他不是简单写过去,故事里面不一定有必然之故,没有牢固的因果链条在内,而是向前看,向未来开放的状态。这就有了自我空心的能力。他的内伶仃岛是孤岛,但同时又是开放状态的孤岛,他在开放状态中完成了不断的自我更新。这点很难得。

耿立(散文家,诗人):杜梅《噼里啪啦班的兔子》的传奇色彩与现实生活

我非常喜欢杜梅《噼里啪啦班的兔子》构思童话故事的这种传奇色彩和叙事的角度。她是以球球老师的影子作为一个叙述者来安排故事。影子也是作品的一个形象,他是见证者,也是发现者,更是一个反思的智者。

杜梅的故事的代入感,借助的是传奇性。她的传奇性,是在诗意、唯美的描写基础上的。她设置了故事的氛围,在这氛围中,传奇的故事开始了。这些故事如果抛开童话的色彩,其实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小兔子身上,我看到的是我的孩子的童年和小学的时光。我感觉,杜梅像施了魔法,使我的孩子也成了噼里啪啦班的一员。

刘颋(《文艺报》评论部主任):任何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刘克勤的《超级六班》是有爱的书写,作者以温暖怀抱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所以书中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神气,阅读这本小说是很愉快的事情。杜梅的《青苔街往事》是关于青春的成长伤痕的文学。生命个体如何走出他的伤痕,如何走向他的未来,是这样的作品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种题材的写作,情感往往容易被放大,影响作品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王清辉(中国作协创研部):郑枫《梦旅行·念头集》有个性化的想象力与语言

我很喜欢这两本新到发亮的童话绘本。它取材于妈妈和孩子在生活中的互相问答,比如里面有很多问题,为何有地震,为何月亮每天都看起来不一样,基本上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提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套书表现了真实、天真的孩童的自由和乐趣;另一方面,这位妈妈不一般,她的想象力和语言有自己的风格,她讲个故事给孩子听,是带着自己人生感慨和体察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非常好。

从文体上说,这两本书与其说是童话,不如说是童话散文。我更愿意称之为生活札记体,就像读书笔记。可能每个孩子,都会在上下学的路上和爸爸妈妈有过类似的对话,但作者把它记录了下来,形成一个文学作品。它的特点就是,像散文一样不拘束于内容和篇幅,每篇看起来都是独立的。这种题材用其他的语言或是在其他的环境中都是很难产生的。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童年体验或是童话都非常好,非常有意思,非常新。 

岳雯(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关小敏作品清澈、透明,又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

《嗨,哈瑞》是非常清澈、透明,就像清晨草上露珠的作品。它是教育之书。关小敏写的小孩都是非常正面、纯正、善良。她所歌颂的品质都是我们希望传达给孩子的那些最有益的品质。书里蕴含着很多很深刻的做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通过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就很有韵味。原来那么美丽的小女孩,其实也是被收养来的孩子,有心灵的创伤。包括机器人里,都会直接面对家庭问题带来的安全感问题,他要自己去寻找这个安全感。

我的建议是,关小敏用的是交叉叙述的办法,这种交叉叙述能否变成接力叙述的方式?因为不同的人物按自己的逻辑把事情再说一遍时,其实叙述的线性的力量被打断了。如果我来写,我可能会用接力叙述,让两个人,像传递接力棒一样,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个建议,我觉得关小敏最需要的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尝试新的技巧和新的叙事题材,让自己更丰富。

周思明(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以现实主义为主干,以浪漫主义为情怀

这十年,深圳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儿童文学作家。这批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起之秀,凭借一部部好书、一个个大奖,引起文坛关注和专家读者点赞,形成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乃为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崛起的重要标志。重要的是,这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很纯粹、很纯真,有理想、有愿景,起点高、潜力大,在思想和艺术上逐渐成熟,是深圳乃至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希望所在。

十年大事记

2009陈诗哥获冰心儿童文学奖。

2012陈诗哥获首届(2010—2011年)《儿童文学》金近奖。

2013陈诗哥以《风居住的街道》全票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国内首位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的80后作家。

2014“深圳十大童书”评选启动。陈诗哥被评为《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获得深圳青年文学奖、深圳十大童书奖。

袁博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015“深圳儿童文学沙龙暨十二作家书展”在“我们书房”举行。

《儿童文学》2015年共有11期发表了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深圳占了10期。

陈诗哥获上海好童书奖、深圳风尚人物奖、《儿童文学》擂台赛直通罗马大奖赛银奖。

郝周《偷剧本的学徒》入选中宣部2015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

袁博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麦芽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016“深圳儿童文学研讨会”、“深圳儿童文学作家见面会”举行,海飞、王林、冯臻等儿童文学大咖出席。

“深圳儿童文学批评发展沙龙”在“尚书吧”举行,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出席。

陈诗哥获华语儿童文学短篇故事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金牌大决战”铜奖。

郝周获深圳十大佳著奖.

安小橙获香港青年文学奖。

2017“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深圳儿童文学被专家们认为处在国内儿童文学的第二阶梯。

“我们相约长成大树——深圳儿童文学沙龙”在爱阅公益基金会举行。

“广东有为文学奖‘平湖杯’儿童文学奖”落户深圳平湖,首届陈诗哥获得金奖,杜梅、袁博、郝周、关小敏获得优秀奖。

陈诗哥被评为第三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获得第十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三届(2014—2015年)《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金牌作家大决战擂台赛铜奖。

郑枫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吴依薇获第十四届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辽宁好书奖。

安小橙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白鲸儿童文学奖金鲸奖。

袁博获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深圳青年文学奖。

袁晓峰获深圳十大童书奖。

古净被评为《意林·少年版》“年度十大儿童文学作家”。

深圳儿童文学学会推出《童年那么有味儿》、《缘自笔墨不了情——费国荣纪念文集》。

2018爱阅公益基金会携手国际儿童阅读联盟,设立IBBY-iRead爱阅人物奖。

“深圳儿童文学沙龙”在荔林小学举行。深圳儿童文学学会设立“国荣奖——‘大+小’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设立多个深圳市儿童文学创作生活体验基地。

陈诗哥被评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获第四届(2016—2017年)《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最强黄金战队擂台赛银奖。

袁博获上海好童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郝周、杜梅、袁博获广东好童书奖。

袁晓峰获深圳十大童书奖。

2019陈诗哥获《儿童文学》童话擂台赛银奖。

郝周作品入选“书香羊城”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