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新书架

冷梅|《远方,不再遥远》

更新时间:2020-04-28 来源:善美文学(微信公众号)

1588056227(1).png

书名:《远方,不再遥远》

作者:冷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CIP号:2020031402

书号:978-7-5126-7764-7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诗集简介

本诗集的作品,年限跨度较大,既有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作品,又有近年来的新作,只要细细阅读,便可知其许多诗作是合时而作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本诗集分为五卷,每卷都有一定分量。冷梅的诗歌“往往于平和中蕴藏一种锋芒,温婉里隐隐透出一种力量”。其行吟诗歌既有历史回音与现代潮声的交响,又有绿水青山与人文景观的相互映衬,他深情地俯视着脚下的土地,试图借助诗歌的力量,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老刀评语)。

作者简介

冷梅,知名诗人、作家、诗评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汕尾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数十次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著有文学评论集《请原谅我的浅陋》、诗集《远方,不再遥远》、散文诗合集《汕尾九歌》。

附:《远方,不再遥远》序言

诗歌,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序冷梅诗集《远方,不再遥远》

老刀

不要犹豫,我的元帅,工兵已蜂拥而出

所有的外敌,都将败于一缕花香

满园春色,关不住飞翔的翅翼

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追求更加甜蜜

无须发出通牒

在最后一片花瓣飘落之前

捎回生命的收获喜讯,让劳作的人都知道

此心无悔,我们已经拥抱了天地的辽阔

——摘自《拼命用幸福包裹自己》

上列诗歌中,蜜蜂是劳动者的化身,作为劳动者一分子的诗人,其追求应是甜蜜的事业。冷梅对待生活和诗歌的态度是一致的。一个诗人的性格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但体现在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上,也反映于诗写的态度上。一方面是对生命的理解与爱恨的深浅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对诗歌抑或是艺术追求的真诚与否。我认为冷梅是一位耿直而倔强的人,不管遭遇多少坎坷曲折,从没有放弃对诗歌的执着追求。他的首部诗歌集《远方,不再遥远》付梓在即,嘱余赋序,作为交往多年的好友,自然应允。

冷梅早年的诗歌写得比较杂,内容包罗万象,风格也多变,语言比较大气,但略嫌锋芒毕露,往往直面社会矛盾和人性缺陷,容易触及某些人的痛处。阅读了《远方,不再遥远》之后,感觉他的诗风有了较大转变,口语化写作明显淡化,诗歌的思想脉络不是一目了然,往往于平和中蕴藏一种锋芒,温婉里隐隐透出一种力量。

收入本诗集的作品,年限跨度较大,既有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作品,又有近年来的新作,只要细细阅读,便可知其许多诗作是合时而作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本诗集分为五卷,每卷都有一定分量。开卷之作《时光交错》的许多作品写得非常精致,思想比较深刻,处处拷问人性。《梦向远方》《大地情怀》的作品融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教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命回响》是对生命的关注,尤其是反映汶川大地震的作品,读之感动涕零。《自由飞翔》的作品内容较杂,这也体现了诗人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的创作风格。

我们一直关注的生命问题,在冷梅笔下,呈现了平常与一种另类表达。他不是一味抒写人们的生老病死苦,而是把生命置于战争、灾难等背景中去考量,被战争和灾难夺去的生命都是无辜可怜的,通过真诚地诗写,进而揭示人性缺陷或展现人性光芒。“没有通往家园的道路,血开始于恐龙时代∕一路染红花儿,刀剑驾驭憔悴的城邦∕驱赶成群的牛羊,若追逐一粒浮尘那么沉重∥大地颤栗的时候,他们潜入层层涛声∕打捞出的一截残骨一枚弹壳,误以为是香肠和面包∕心中的神没有抛下救生圈,尘埃簌簌而下”(《大地与尘埃》)。这首诗突破了思维桎梏,视野开阔,家园,战争,生命,食粮——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元素,为何在地球上被反反复复提及?其实,人的生命很脆弱,除了人祸的残害,而一些自然灾难的降临更是令人猝不及防,譬如,印度洋大海啸、汶川大地震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第四卷《生命回响》集中反映了对珍贵生命的关怀,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自古以来,天灾人祸总会在不恰当的时间节点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爆发,一些生命瞬间成为冤魂屈鬼,而过不了多久,世界又恢复暂时的平静。

冷梅写作多年,收入本诗集的应该只是其作品的一部分,无法据此对其创作展开全面的评述评价。但我相信他的创作是与时俱进的,且看《梦向远方》《大地情怀》这两卷诗歌,完全符合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处处呈现绿水青山和乡愁色彩,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一些名城古镇给予真诚的歌吟,尤其对故园倾注了游子思乡般的真情。“时光容不得我的太多假设∕就像蝴蝶不能太久的欣赏一株莲花∕我不得不审视自己,我能为故乡带来什么∕除了诗歌还是诗歌,其实故乡就是一首诗∕一首内涵深刻诗意辽远的现代诗∕让我以诗人的名义拥抱你吧∕——海陆丰,我的故乡”(《故乡抒怀》)。冷梅的足迹不囿于故乡,旅痕处处,走南闯北,这或许与他从事过旅游工作有关。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使他对一河一山、一城一镇、一桥一街,甚或一草一木、一道阳光、一缕花香、一声牛哞、一抹鹭影……都予以深刻思考和真诚诗写。故其行吟诗歌既有历史回音与现代潮声的交响,又有绿水青山与人文景观的相互映衬,他深情地俯视着脚下的土地,试图借助诗歌的力量,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

冷梅曾是口语化写作的实践者,其许多关照弱势群体和底层命运的诗作,具有口语化写作的倾向。本诗集也收入一些口语化作品,如《小悦悦死了》《一个疯子的命运》《6·10祭》《难忘,2008》等作品的口语化特点比较明显。一直以来,有些人对口语化写作存在误解,把那些毫无诗意、粗俗无赖甚至把一句话分行排列的“口水诗”都归罪于口语化写作。其实,口语化写作的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平白中蕴藏诗意,力戒语言拗口、意境平庸或故作高深、哗众取宠等诗风,使作品贴近实际,更接地气。古今中外,能千古传唱的诗作有不少是口语化写作的典范,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语言通俗且不乏诗意,谁敢说这不是口语化写作的精品?在此,我只是借为冷梅诗集作序之机,为口语化写作说几句话。至于选择何种诗歌道路,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任何诗歌流派都应有其佳作。相信冷梅也深谙此理。

著名作家铁凝曾说:“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瑰宝,更应当如此。诗歌更能抒发一个人的感情,也更直接揭示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丰富多彩,也有其矜持之处,诗人只有奋力深入生活里层和真诚关注人类命运,才有资格窥见那些丰饶的景象,那些灵魂秘密,那些斑斓而多变的色彩,其作品才能充满生机活力,这是诗歌最终成为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的基本前提。无论是歌颂还是鞭挞,诗人都不应该缺席于当下,不能回避现实,并作好随时发声的准备。倘若如此达成心灵契约,诗歌最终必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扯上以上这些文字,权当为序吧。相信冷梅的诗路会越走越宽,佳作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