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南方+|首届“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在暨大启动,每部奖励10万元
更新时间:2020-08-27 作者:黄楚旋 仇敏业来源:南方+
27日下午,首届“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在广州暨南大学正式启动。
据悉,该奖项以著名爱国人士、原香港庄士集团主席庄重文先生命名,由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主办,旨在奖励优秀突出的非虚构文学作家和评论家,推动和繁荣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创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启动仪式现场 蔡亿生 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院长何建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庄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总经理黄世钊等参加新闻发布会,庄士集团主席庄家彬通过视频致辞。
每届选出5部作品 各奖10万元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宣读了评奖组委会和评委会名单,校党委副书记夏泉宣读了《评奖公告》。记者获悉,“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选出5部(篇)作品(4项非虚构原创作品、1项相关理论作品),每部(篇)奖金10万元。
该奖首届的评选范围包括:海内外华人群体,以汉语写作、在2019至2020年度公开发表或出版的非虚构文学原创作品,包括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传记、口述史等,以及相关理论作品。
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聘请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学者等相关人士组成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均由何建明担任。评奖实行评委名单和评语公开制度。凡是符合评选要求的作品,均可由出版社、期刊、报纸、省级作家协会、省级报告文学学会推荐参评。
庄家彬在视频中致辞介绍,庄重文博士作为著名的爱国华侨,一直十分关心祖国的文学和文化事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向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捐资设立了‘庄重文文学奖’,奖励了一大批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成绩优异的青年作家,培育了一批文坛新人,包括现任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著名的作家贾平凹等。”
“由于种种的原因,本来持续了20多年的庄重文文学奖中断了数年。”庄家彬透露,恢复这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奖,继承祖父热爱祖国、关心中国文学事业的传统,是其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
现庄士集团名誉主席庄绍绥先生倡议出资复办文学奖项,并将奖励范围定为“中国非虚构文学”。庄家彬表示,“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庄重文文学奖”的延续。
有所不同的是,今后将致力于寻找海内外华人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评论家的优秀学术作品,“将在对外宣传祖国的发展事业、提升海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感情、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团结一切热爱祖国的华人,具有积极意义。”庄家彬说。
启动仪式现场 郑帆 摄
让奖项成为展示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
发布会上,何建明指出,庄绍绥先生恢复以庄重文命名的“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既是对庄先生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联的宝贵精神的承继,也是对以文学事业促进人民精神文化建设的优秀传统的弘扬。
“当下的中国非虚构文学创作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由衷喜爱。”何建明认为,非虚构文学在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积极传播正面能量、有效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该奖的设立恰逢其时。
“我们非常期待会有年轻的非虚构文学作者成为获奖者。”会上,何建明对“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提出了三个期待:一是希望其成为大学教学的范本;二是将获奖作品与外国的出版社对接,让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形象、反映中国精神的载体;三是将港澳台的青年作者和学者聚集到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一起讨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
“通过奖项的设立,从事中国非虚构文学创作的作家和评论家,一定可以将当代中国人在伟大的民族复兴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精神文化和独特的创造智慧,成功地表现出来和传播开去。”林如鹏表示,暨南大学一直致力于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在中文系、新闻学方面也有着强大的学科支撑,“因此,我们希望在广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学创作高地、人才培养基地,让报告文学研究院、非虚构文学奖成为书写当下中国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平台,成为向海内外主动展示中国奋斗精神、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林如鹏说。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地带。”张培忠寄望,广东非虚构文学作家能够把题材优势转化为创作优势,“我们鼓励非虚构文学作家接下来加强现实题材、红色题材、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相关题材的创作,推出适应时代变化的精品文学作品。”张培忠说。
链接:长篇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史》专家审读会在穗举办
8月27日上午,广东省作协在穗举办《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史》专家审读会,邀请中国作协、省委宣传部多名专家、作家、评论家参与审读,与会嘉宾既肯定了作品的优点,也为作品指明了修改完善的方向与路径。
审读会现场 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
据悉,自2019年11月起,按照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省作协调集张培忠、陈启文、王十月、曾平标、何龙、王威廉、黎衡、喻季欣、姚中才、刘鉴、盛慧、李焱鑫、陈枫等全省13名重点作家,合力攻关、集体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史》(四卷,100万字)。
该作品选题定位为通俗历史、百姓故事、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老百姓生活变化为立足点,呈现经济建设、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重要侧面,全景式展现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
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介绍,半年多来,省作协召开10次创作推进会、改稿会,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力作,作品已于7月底完成初稿,预计于10月正式出版。
【记者】黄楚旋 钟哲 实习生 梁家颖
【摄影】蔡亿生 郑帆
【通讯员】孙伟 范䶮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