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根植于文化热点之上的思考

——读《网络小说影视改编》

更新时间:2020-10-22 作者:王晓娜来源:广东文坛

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发行上市,这是一本由学者易文翔、王金芝共同研写的网络文艺理论著作,旨在探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之文化热潮。易文翔和王金芝均是学院派科班出身的评论家,受过严谨的学术训练,工作之后跨界关注当下较为热门的网络文学乃至文化现象,一直在该领域探索、耕耘,该书可谓是二人近年来研究心得的集成,也是二人思想火花的一次交流、切磋和碰撞。

这是一部关注热点的著作。说其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话题热。该书的主要内容涵括四章,分别是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策略、改编作品分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意义和影响、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前景。不难看出,每一章的话题都紧扣时下的文化热点进行探讨,力求以学者的身份、视角发言,且各个话题之间逻辑自洽,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有独特思考价值的学术体系。其次,各话题场域下的研究对象热。这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和改编作品分析两个章节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在此,作者将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探讨,或者说以文化的视角切入,梳理了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诉求、影视文化的发展和网络小说的繁荣等,并指出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与传统改编的本质性区别:“在于网络小说的作者与受众都是在网上享受同等资源的普通大众,在作品与受众的黏合度,以及文学的民间性、大众性等方面,较之传统小说更强,从而使其与影视的合谋更为亲近,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显示出更为鲜明的大众性、市场功利性。”在改编作品分析一章中,作者选取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七月与安生》《琅琊榜》《遇见王沥川》《将夜》等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影视作品,很具有代表性,将小说文本和影视成品对照剖析、挖掘,在文学乃至社会学的观照下,再现“小说—影视”商业转化中的艺术伦理,充满了对流行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这是一部有深度的著作。纵观全书,不难看出作者对研究对象的理论深挖过程,体现了她们广博的阅读积累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对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作者还不失时机地普及了许多文艺理论常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例如书中的“正剧”概念,“网络小说”的概念,“影视改编”的概念,“电影时空”的概念,“女性文学”的概念,“物化”的概念等,给读者以及影视从业者补了一堂精彩的文艺理论课。阅读该书的过程便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在对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分析中,作者认为:“在仍然是男权社会结构的今天,出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文本,女性读者阅读该类型小说只是为了愉悦自己,哪怕愉悦自己的内容只是集中于身体和性、爱情和婚姻,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欲念空想,但是这些文本恰恰暗指着女性话语的形成和女性权力的崛起。……为了生存和更舒服地活着,现代女性的灵魂完全匍匐在生存和物质的脚下,全面溃败。”在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分析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体现辛夷坞创作特色的‘暖伤青春’到‘物化’青春的转化,其间感情基调的变奏,青春物化的残酷和揭示令人心惊,是当代社会思想意识层面最不容忽视的精神景观。”而在对《沥川往事》小说文本的分析中,作者也毫不客气地认为其“硬伤很多,故事简单,叙事线索单一……符号化,脸谱化比较严重”等等。可以说,作者对社会对人心的观察和思考是见微知著的,是“站在理论巨人的肩膀上”,有效地打通了传统学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藩篱,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而发出了思想光芒。如果说,诗和诗人之间是一个相互寻找的过程,那么评论家和理论之间也应有这样的自我寻找和辨认过程,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

这是一部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著作。这不仅仅是指书中不乏一些新颖、大胆的观点,不破不立,展现了年轻学人的语言、学术风格,也不仅仅指语言有活力,不沉闷,不枯燥,我以为该书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很独特,具有不会随时间消逝的生命力——虽然其研究对象是风靡一时的热点文化。纵观全书的结构和思路,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也好,改编策略也好,改编作品分析也罢,可见出作者的整体视角和理论站位,因为构成全书的不是一篇篇独立的论文,而是前后承接紧密、具有严密的内部逻辑性的理论文章。在二人分工撰写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全书读下来,很难发现有衔接突兀和理论水平差异明显的地方,全书行文近乎一人的口吻与笔调,说明二位作者在撰写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交流、磨合和修改工作,认真严谨的做学术的态度和精神令人敬仰。尤其是在影视改编作品分析一章里,作者充分为我们展示了她们精湛的文本剖析的技能,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的转化机制,到影视时空和内核的重构,到价值观和美学风格的同构,到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异媒介的消解,再到爱情镜像在物欲和消费中的突围等,作者热情又客观地分析了这些改编案例的个中优劣,给读者、网络小说作者和影视从业者以有益的启示。作者的笔触时而温和,时而紧凑,时而宽容,时而犀利,旁求博考、文采斐然、洋洋洒洒,对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读起来非常过瘾。我认为,在网络小说大肆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今天,所有的作者和影视从业者最好都补上这么一堂理论课,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和出品,进而为读者和观众呈现高质量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引领其阅读和观影品味。

 总而言之,两位学者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研究的领域做出了可贵尝试和有益探索,她们结合自己的学识积累和理论补给,紧贴时代脉搏对热门文艺现象作出了深度挖掘和理论梳理,在研究视角、视野、行文以及思考方面均有一定的建树,是一本有深度、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热点理论专著。


(王晓娜,出版编辑,书评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羊城晚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