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杨文丰|写作的科学视角

——《敬畏口罩外的微生灵》创作谈

更新时间:2021-03-18 作者:杨文丰 来源:广东作家网

《北京文学》本期刊载了拙作《敬畏口罩外的微生灵》,写这篇生态散文,我引入了科学视角。

千禧年以来我一直在生态散文写作中引入科学视角,这与我本科曾攻读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专业有关,但我更认为,地球村已然被“科学神光”普照,散文尤其是生态散文写作,引入科学视角,可以更深入、更真实地反映这个时代,并利于提升作品的审美内涵。

我在武汉抗疫“封城”之初决定写这篇作品,这是一篇很挑战自己的写作,难度之于我前所未有,其时疫情信息可谓天天大爆炸,我却犹陷入茫茫信息海洋,难于适从。

为写好这篇作品,我除了一度研读好些微生物、病毒学的书,也较注重适当从文学之外思考这场“球疫”对尘世的影响,写作思路日渐明晰,这篇文章前后修改过数稿,历时有四五个月。

写作这篇作品,更使我体会到,但凡写入作品中的生态律、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务须经由作者的感性化、文学化处理。

任何科学知识、科学规律或自然律,都是物事之真,科学即真。科学的力量就在于其是真。散文引入科学视角可让散文“真度”提升。我自视在文中对生态问题的追问,对敬畏内涵变化的文学性探究,甚至我在文中试图提出的生态思想,虽然吉光片羽,亦是为求真。

需说明的是,散文或生态散文引入科学视角或笔涉科学,并不排除有适当的科普效应,但科学只能是作家认识物事的显微镜、透视镜和望远镜,是作家求真启智审美的手段。 

诚然,科学性较强的生态散文,可视为科学散文或生态科学散文,而且,科学并不只有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庄子》,不就是伟大的社会科学散文吗?

只是科学散文未必都是生态散文,假如作品并不包含生态科学、生态意识的话。

2021.2.22  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