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盛慧:情怀是最好的才华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创作谈

更新时间:2021-06-09 来源:广东文坛

作家简介:

盛慧,男,1978年生于江苏宜兴,一级作家,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花城》《山花》等刊,并被翻译成英文、俄文、蒙古文。出版有长篇小说《白茫》《闯广东》、中短篇小说集《水缸里的月亮》、散文集《外婆家》《岭南的乡愁》等著作19部,参与创作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记录小康工程的鸿篇巨作《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其中,《闯广东》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曾获《人民文学》新世纪散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提名 ,入选2017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是张培忠书记带领十二位作家共同创作的,生动记录了广东人民在小康征程中的艰难历程,是广东作家用笔书写时代、记录时代的一部巨作,在半年时间里,创作出这样一部高水平的作品,殊为不易。这部沉甸甸的作品出版以后,好评如潮,中国报告文学副会长丁晓原老师就专门撰写评论,并称:“《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是一部奋斗者的精神颂,其中闪亮着追梦人普通而伟大的灵魂,让我们心生感动”。

回想起来,在我的创作生涯中,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特别有意义的创作。

我负责的是第三卷《攻坚克难》中的四章,分别为:“天下第一是苍生”“戴口罩的春天”“人间有爱”和“把自己种在广东”。具体内容分别是民生的变迁、抗击非典疫情、志愿者和慈善事业,以及农民工融入广东的历程。

记得去年春节前,我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原计划大年初一开始工作,但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只好改到大年初三开始工作。我首先开始“戴口罩的春天”这一章的创作,彼时,新冠疫情正在疯狂蔓延,武汉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断攀升的感染数据让我揪心,一个个凡人壮举令我十分感动,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常常泪流满面,看了两百多万字的材料之后,我写了四万五千字,较为全面地展现广东人民在抗击非典中感人故事,但由于全书的体例原因,定稿时忍痛割爱删掉了一万五千字,很多人物和细节没有写进去,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心疼。

果实要饱含果浆,文章要饱含深情,要想写好一部作品,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对我们的人民充满深情厚意。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越发觉得小康的成就来之不易,越发觉得我们这项工作的价值。在非典恶魔在广东大地最疯狂、最嚣张、最猖獗的严峻时刻,钟南士院士主动请缨,收治病情最重的病人。身患重症的丛飞,满怀愧疚,与妻子相拥而泣。打工妹胡小燕第一次代表农民工群体走进人民大会堂,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谢红芬从中山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户口簿,成为全国首个积分入户的农民工。贫寒子弟唐小华自强不息,最终圆梦北大。“战神”林伟光满身伤痛,举办自己的婚礼……我看到了一个个凡人身上夺目的光芒,也看到广东这片土地的可爱与可敬。

文艺事业是培根铸魂的事业,作家是时代的最深情的歌者,我们有责任用手中的笔书写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礼赞这些奋发有为的精神。当然,整个创作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半年中,我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到六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初稿,是创作团队中较先完成的。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起不了床,由于腰肌劳损严重,后背坚硬如铁,差不多半个月才恢复过来。 

通过这次创作,我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广东这片热土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我目前正在创作《大湾的乡愁——粤港澳大湾区古村落文化寻根》一书,将对岭南文化进行追根溯源,从建筑、宗族、祠堂、侨民、风物、习俗、美食等方面切入,由表及里、以点带面地深入岭南文化的肌理,找寻岭南文化的胎记,为“人文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怀是最好的才华,我相信,只有深深热爱这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才能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精华选读

戴口罩的春天

□盛慧

(节选一)

2003年春节到来的前几天,广州的街头比往日冷清了许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作为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广州火车站已经送走了数百万的旅客。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早上的最低气温只有8度,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因为,新年即将到来,即使在气象新闻中,也用诗意的语言表达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好天气带来好心情,特别是这次冷空气把这些日子的雾气和烟霾都吹散,久违的蓝天又出现在我们眼前,更增加了新年喜悦的气息。”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吉祥喜庆的味道。

除夕当日,大多数商铺已经关门,菜市场却依旧热闹,一大早,市场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精心准备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广州市荔湾区某市场的一家海鲜档口生意如火如荼,档口的老板姓周,来自湛江,经过多年拼搏,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了。从前几天开始,他开始咳嗽、发烧,但并没有当一回事,他觉得只不过是普遍的感冒而已,像以前一样,扛一扛也就过去了,可是,连续几天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他的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说话,就上气不接下气。到了中午,顾客像潮水一样退去,档口的生意淡了,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说,他去了医院。

他们去的是离家最近的一家大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这是一家历史十分悠久的医院,建于1835年11月,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为了弄清病因,医生让周某到放射科拍X光胸片,情况比他想像的严重得多,胸片显示,他的双肺布满斑片状阴影,已经发生广泛的肺炎,于是他被安排到呼吸科住院,住在岭南楼12楼病房。

一进入病房,周某迫不及待地解下腰上鼓鼓囊囊的钱包,和妻子一起喜滋滋地数起了上午的收入,这是作为一个商人的职业习惯,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并不知道,一种罕见的病毒,已如幽灵一般神不知鬼不地侵入了自己的身体。

病来如山倒。几个小时后,周某的病情突然加剧,咳嗽频繁,呼吸急促,出现明显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仅68%。医生立刻开始对他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经过抢救,病情稍微稳定了一些。

当天晚上,广东省卫生厅的一份紧急通知下发到了医院,称广州市出现一种叫“非典”的特殊肺炎,医生们意识到周某患的正是这种“怪病”,立即上报。那一天,广东省卫生厅共接到5例发烧病例的报告。

为了应对这种神秘的“怪病”,广东省卫生厅指定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这四家医院为定点医院。大年初一11时许,周某被紧急送往中山三院,开救护车的司机叫范信德。

中山三院传染科那几年主要收治肝病患者,对突然如其来的“怪病”,来不及准备,防护设施也十分有限。周某转到中山三院后,情况已经十分糟糕——剧烈咳嗽,咯血丝痰,呼吸困难,高热,烦躁,神志模糊,大部分肺野被炎症浸润,使用各种抗生素却毫不见效。传染科党支书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难治的高危病人,大量带血的痰液排出意味着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确定病人病情之后,邓练贤和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处理,短时间内,各种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相继到位,吸氧、抗炎、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咳……但是,这些常规治疗不足以维持病人的生命,症状未改善,血氧饱和度继续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至此,邓练贤和专家们决定对该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周某正值壮年,身强力壮,因为缺氧的本能反应,他变得极度烦躁,医务人员一时间难以制服。情急之下,邓练贤便与其他医生一起按住病人的头和四肢,由于周某不配合,管被插入又脱出,脱出了再插入,反复多次,终于插管成功。这过程中,周某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病房中霎时充满病菌,邓练贤和同事们都清楚,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然而,他们没有中途退缩,来不及更换衣帽,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否则病人很快就会停止呼吸……经过抢救,周某总算被抢救过来。

谁也没有想到,两天之后,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坏消息从中山二院传来——岭南楼12楼30多名医护人员出现发热症状:持续高热、咳嗽、血丝痰、气促、肺部病变,X光片显示肺部大片阴影……这是中山二院建院以来最悲壮的一刻。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大楼,大内科主任伍卫不禁泪流满面。呼吸科只剩下副主任江山平一人尚未被感染,在院务会上他无法控制自己,嚎啕大哭,但最终他自己也未能幸免……几天之后,惨剧在中山三院重演,中山三院先后两批共2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整个医院甚至找不到一个还能医治周某的医护人员。


(节选二)

2003年3月29日,南粤大地,春光明媚。这一天,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和平时一样,穿上了她最喜爱的粉红色的护士服,戴上了粉红色的帽子。与平时不同的是,大家再也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了,再也听不到她春风一般温暖的话语了。

她倒下了!

她倒在了抗击“非典”战场上!

她是第一位倒在抗击“非典”战场的白衣天使!

叶欣出生于广东徐闻的医学世家,父母、祖父辈都是医生。1974年,叶欣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急诊科人手少,夜班多,工作繁重。丈夫张慎看到她这般劳累,自作主张为她找了一个比较清闲的岗位,对方单位也同意接收,不料她连想都没想,便一口拒绝了,她说:“我愿意一辈子当护士。”她非常热爱护士这个职业,每天总是笑嘻嘻上班,乐呵呵回家。大家都不知道,她早已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颈椎、腰椎和膝关节等疾病,她常常要缠着护腰带,套着护膝,顶着头疼去上班。

在工作中,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

2003年的春节前后,因为非典的到来,叶欣更加忙碌了。

2003年1月7日,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院本部,首先发现了“非典”病人,并证明了这种病具有可怕的传染性。此时,叶欣却提出,主动要求去院本部支援护理。

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科室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只是对接听电话的护士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在大家眼中,叶欣不是护士长,而是一位大家姐。

由于此前总院已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尤其小心。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容丽瑜是科室里最瘦弱的一个,也是叶欣最担心的一个。叶欣偷空打电话到荣丽瑜家里,让她丈夫每天炖参汤给她喝,保护好她。

容丽瑜一吃这些药就反胃、呕吐,不肯吃,叶欣一定要看着她吃下去以后才放心。她指指走廊里候诊的病人说:“你看看,每天这么多病人等着我们呢!我们不能病,我们要防护好自己。”在病人面前,她总是一脸微笑。尽管她回到休息室时,有时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一位40岁的急腹症肠梗阻患者,在外科紧急手术后,发现还合并高烧、肺部阴影等非典型肺炎症状,于是送急诊留院观察,很快就出现呼吸衰竭。叶欣冲在第一线,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当时患者的分泌物很多,喷在她身上了……

2月底科里发生第一例护士感染后,叶欣一直冥思苦想,不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做得不够,才给病毒有机可乘。她亲自给每台电话消毒、每个门把手清洁,连工作服放在哪里、在哪里换工作鞋、鞋垫的位置,都一一巡视并消毒。

从2月28日开始,从来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叶欣,每天下班都打车。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骑自行车了。

3月1日早上8时10分,急诊科正在交班。一位87岁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的家属冲进医生办公室:“病人不行了!”叶欣等火速奔到病人床前:只见病人面唇发紫、呼吸微弱,规律的心电图形变成了紊乱的波浪……大家当即把病房里其他三位病人和家属全部疏散出去,然后紧急进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心脏电击、建立静脉通道,反复推注急救、强心药物,插管上呼吸机……早上9时15分,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这是一例高度危险的病人,谁都知道应当换上隔离衣再抢救,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中,谁都不肯离开病人哪怕是几分钟去做好自我保护。

叶欣细心呵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里危险,让我来吧!”病人的粪便、血痰,这些最危险的传染源,叶欣事必躬亲。她专抢最容易被感染的高危活干,甚至把她们赶走,关起门来自己干,以免同事们受到感染。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经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

叶欣病倒了,可她心里还放不下同事,放不下病人,隔离治疗早期,她还能打电话。她问:“你们没有发烧吧?”又说:“我没事,过几天就会好的,就会回到科里工作的。”她还不忘管理病人:“5床每小时尿量多少?注意给危重病人按时翻身……”为了减少同事接触她被传染的机会,她给自己接补液。

3月8日,叶欣的病情急转直下,被转至危重病人监护室。在这里,叶欣戴上厚口罩,已没有力气大声讲话,却还心系他人安危。当有主管医生靠近时,她用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后来,医院院长吕玉波前来探望,她首先说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责怪自己不慎染病,打了败仗,给医院添了麻烦。她还劝阻吕院长:“你是院长,全院人看着你。你不要走近,我会传染。你不能病。”

3月24日凌晨1点30分,叶欣走了。

就在同一天,ICU有一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就是2月24日晚叶欣冒死抢救的那例肠梗阻合并非典型肺炎的病人。他想向叶欣表示感谢,但没有人告诉她,那个把他死亡线上拯救回来的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玉兰花开了,吐露出淡淡的幽香。她像自己最喜爱的玉兰花一样,在风中凋谢。空荡荡的楼道里回响着她爽朗的笑声,回响着她留下了那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网友们设立了“永远的白衣战士——叶欣纪念馆”:一位署名“小荷才露角”网友留言说:“天使是什么模样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得上来,但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天使,为了从魔鬼的手中拯救人类,她用那血肉之躯同恶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就是战斗在非典战线上的白衣天使——叶欣。我虽然没有见过叶欣的面,但我坚信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本文节选自《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