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李焱鑫:人间烟火最小康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创作谈

更新时间:2021-06-09 来源:广东文坛

作家简介:李焱鑫,浙江大学文学学士、新闻学硕士,现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会委员,南方杂志社第二党支部书记、时政部主任。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南方杂志社工作,相继参与或统筹重大时政题材报道、党刊全媒体转型及党建智库建设等,现主持南方杂志社时政新闻报道与理论评论建设。采编新闻作品获国家级新闻奖项十余次。


2020是特殊的一年,有了更多埋头书案的时间。在大历史剧烈变化的庚子年,用文字尝试回溯40多年身边、眼见的风风雨雨,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拉扯着时空,让一张小小书桌也变得厚重起来。

从业新闻十余年,采写、编辑的稿件早已超过了百万字,但忝列一部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写作队伍中,尚是人生第一次。这是我与文学打的第一声招呼,更要感谢她对一个新人无私的包容与接纳。至今,我都不敢说自己经历了一次“创作”,不过是基于十几年职业积累的一次速写式习作,供读者评鉴。

幸运的是,我所从事职业的本质要求,与《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的文字取向达成了价值观上的一致,这让我有些许勇气面对并完成这次写作任务。自小,我算是一个偏爱小说的阅读者,也尊敬所有擅长用想象力进行虚构写作的作家和写作者们,如今却把第一次献给了非虚构写作。回望一年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过程,确实收获许多,索性把期间的一些思考汇总,凑成这篇小文。

“小康”二字,大约是当下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汇。对于主流媒体的宣传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事实上,自2012年至今,小康建设与小康成就,特别是脱贫攻坚的大规模实践,便是主流媒体诸多报道任务中最突出的一条主线。而与此同时,众多围绕脱贫攻坚,反映小康建设的现实题材文学文艺创作也应运而生。尽管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气韵生动、鲜活饱满,但这种现象至少证明: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画卷,文学文艺必然也应该反映当下。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近十年来中国最重大的时代主题,串联起超过40年的宏伟实践。从参与历次创作推进会、特别是多次聆听张培忠书记等领导系统讲话,我确实感受到一种震撼。在龙口西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有一种源于担当和责任的力量,或者说有一个时代必然为文学立下的命题:为小康社会书写“信史”。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有一句论述我印象至为深刻。小康进程里的关键节点、典型人物、重要事件,城市乡村脱胎换骨的巨变、各行各业有目共睹的成就……光靠总结材料上的浓缩概括显然不够,能不能讲好真切生动具体的故事,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把这段历史留在记忆里。

文学的力量、文字的能量或许便在于此。一个人对所在时代的了解,常常是通过阅读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作家的作品得到的。一个好的作家、一篇好的作品,会赋予时代新的灵魂和牢固的记忆点。将个人的、集体的记忆用艺术的手法留存,那些好的东西、有情感的东西一定会是超越时间的,因为她关乎情感。

这套丛书是一次独特的集体写作,是一次团结协作的实践,个性化写作向共性化写作的趋同是一次重大考验。所幸,在多年职业生涯,自己认为有过这方面的感受。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气质,这要求所有从业者和所在媒体达成一种个性与共性的必要融合。我很幸运,最终能成为“章石山”的一员。

关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韩少功曾讲过一段话:“作家的历史有两种,一种是革命性阶段的历史,可遇不可求。更多的历史时段是一种积累性的工作。”

小康历程,应属前者。有幸生于斯世的文学工作者,只有用文学记录下历史的辉煌,才不负历史的馈赠,不辱文学的使命。而这次写作又是一次文学价值和时代价值相统一的过程,讲好真实的故事,是写作成败的关键。

写作过程中,我不觉回忆起刚来广东的那些细节。新员工进入杂志社,岗前培训是必须的环节。我始终记得2007年,从大学课堂来到单位办公室后上的第一节课:出差注意事项。

笔耕不辍,脚步不停。非虚构写作也是一样,我们是信息的加工者和传播者,但首先是信息的收集者。这需要写作者将现实作为所有文字的源泉。也唯有在现实中,我们才能看到琐碎的、平凡的、复杂的社会剖面,在真实中找准表达的力量。这要求有志于报告文学事业的人,对“真实”二字更多一分看重与尊重。

不论如何呈现,真实才是非虚构写作的生命力。无论是文字真实,还是文学真实,都必须也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文中的人物确实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过,文中人物的行事逻辑和所得所失,也遵循着生活某些最自然的、谁也无法跳出的时代链条。大约像一位文学大家所讲过的:“写这个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你自己是否相信这个人物是这样行动、这样思考的,你自己信不过的事就不要写。”

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说《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能在中国报告文学写作的殿堂上博得一席之地,它最大的提名理由,应该是真实。因为它所有的文字,不在创作编纂,而是发现梳理。它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文字纪录片。小康建设这一代代人的经历前所未有的复杂、曲折,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忧思、纠结与矛盾,对这一点,书中从来没有回避。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中打动读者的是真实。那些文中涉及到的人和事,组成了一幅最普通中国人的奋斗图谱。在这里,他们对人生有追求也有困惑,他们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实现着自我的价值,也不断修正着自己的梦想。这里所有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故事中人的方向,也是许多人走过的路。

非虚构写作有其真实性的一翼,它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打动人。写作过程中,我也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其实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有很多相似之处,文字品质,来自现场,而非技巧。

在此,我也不免回想起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客观看,这些年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作者、记者很容易被微信、邮件、电话惯出毛病。足不出户,向采访对象要点材料,加点蓝天白云、绿水如茵的“现场”想象便交给编辑。于编辑而言,这样的“偷懒”不难辨认,即便万语千言,其实缺少滋味,没有质量。

参与《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的写作过程,给了我最深的体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从来不会过时。任由科技如何发达,没有任何一种沟通手段能够替代面对面交流,也没有任何一种写作技巧能够取代身临其境的感受:亲历翻山越岭,描写便少不了波澜起伏;见证喜怒哀乐,文字就不可能缺乏感情。

我所参与的丛书第三卷部分章节写作,许多描述源自我做记者十多年来的亲身经历和第一现场的积累。比如《广东来的亲人》一章,在写作广东援救、援建汶川地震灾区的部分,我便常常回忆起自己2008年5月在汶川采访时那些坎坷艰险的路程:塌方无处不在,斗大的石块顺山肩呼啸而过,惊起一地泥尘,周围尽是被砸成纸片一样的车骸;那根本不能称之为路的泽径横亘在山腰,宽度几乎与车相同,脚下岷江怒吼……

现实不全是田园牧歌,人物理应个性丰满、真实可感。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养老服务、食品安全……非虚构写作所谓的复杂性,不是写作内容的复杂,而是社会的复杂。小康建设是一次艰巨复杂、九曲羊肠的旅程,所有人都在不断适应所成长的环境,适应所处时代。这首先是一种激烈碰撞,在碰撞中我们越发懂得,所有对生活最基本追求和最质朴设想,从来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

在写作“固本强基”一章时,包括“党员都是胡子长的、拄着拐棍扶着墙的,七个党员来开会,一数总共八颗牙”等等细节描写,都是对真实的一种反映。如果说这些文字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形态小微但富有意蕴的品质叙事,那便是来自对基层最真实现状的一种本质书写。

基层千变万化,故事俯拾即是,可无论人物如何各异,形式怎样多元,总有许多共通之处。概括起来,无外乎一个“真”字,一个“实”字:袒露真心、留下真情;工作务实、作风扎实。两者相加,便是“真实”,这是主人公的光环来源,也是作者执笔切口所在。

党刊从业十余年,在领导眼中,我大约是以写长篇政论和全局综述见长,也因此窃据过一些虚名。写作《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我尽可能规避掉很多华丽辞藻和磅礴词汇,没有展现自己或许也从未存在过的所谓“长处”。在我看来,所谓小康,笔下不该是宏大叙事,而是人间烟火。

丛书初版后,有评论家对这洋洋百万字做过较为精准的评价:基于社会主体对基层物事和人物的注视,作品注重的形态小微但富有意蕴的品质叙事。如果剥开这些学术式的评价文字,其实好的非虚构写作大都会有同一个标准:无论怎样崇高雄浑的写作目的,落笔无非都是“人间烟火”四个字。

人间烟火最小康。小康,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纸上谈兵,而是入情入味的生活日常,它其实很质朴直白的存在于每个人心头,萦绕充盈在每个人身边,鼓励着每个人认真生活。这套丛书的文字,也有此充满着对寻常巷陌、人间烟火、平平凡凡过日子的人的热爱与尊重。

盘中餐,身上衣;喧嚣的市场,热闹的车站;繁华的街道,日常的娱乐……《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并非大江大河、翻云覆雨等闲间的宏大社会历史表达,而是将文字聚焦一幕幕真实生动的人间烟火。民族的梦想其实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所谓波澜壮阔,不过无数浪花涟漪。

在写作《软实力激荡精气神》一章时,我几次到广州大学城的美食街寻找灵感。每逢夜幕降临,这里的美食街就会亮起各色霓虹灯,灯火阑珊像极了“台湾夜市”。在大学城住过的人,离开后但凡想起大学城,都免不了会想起这条美食街。那个因为宿友发烧而急急忙忙跑到美食街买碗粥的夜晚,那个拉着宿友等候档主的夜晚,那个夜跑后总是忍不住要吃的夜晚。正是在这样的锅汽氤氲中,我想到了“青春”,那种理想与烟火最初的碰撞,是为最开始的人生。

人间烟火,也书就奋斗。小康叙事其实也是改革开放叙事。回望40来年,改革开放的列车,靠的也是汗水驱动。最是那些走出广州火车站的农民,最是那些“三天一层楼”的工人,最是那些志在“百年企业”的创业者,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奋斗是一代代人共同的名字。

所有的梦想都源于对生活的渴望。也许今时今日,梦想美好常常敌不过几许房租,理想如饴往往抗不过油盐酱醋,可历史与现实罗列出的每一条路都写着同样的道理:每勇敢向前一步,总会离期待更近一点。所有人,都是在这样的历史逻辑下努力生活,这便是这一百万字所有的缘起。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当然是一次政治任务式的写作。但政治离我们从不遥远,它关联着每个人的命运,关联着中国梦的每一个公约数,它就是我们所在新时代向上的奥秘、俯身的善意。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作者在起笔时都曾认同的一个道理。


精华选读

总书记牵挂的贫困村(节选)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期间来到连樟村。他走进村公共服务站、扶贫玩具加工厂车间和贫困户家中,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与村里的干部群众共商脱贫之策。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离开连樟村时,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这句话如今,成为连樟村打赢脱贫攻的动员令、座右铭。

在连樟村考察时,习近平特别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连樟村的一江春水被激活。

连樟村藏匿在粤北大山的褶皱里,隶属于清远市下辖的英德市连江口镇,被外人称之为“大瘴之地”,是广东省定的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4户137人。2016年5月16日,是张雪凡驻村的日子。那天,小雨淅淅沥沥,村内寂静清冷,抬眼望去,污水四溢、房屋破旧,刚下车他就被一群狗包围了。狂吠声似乎要掀翻整个连樟村,张雪凡内心阵阵惊悚。

来到村委会,张雪凡脚下踩得两斤黄泥。推门,门紧闭。一个50多岁的村民倦倚在村委会门口。岭南初夏,村庄已是溽热难耐。张雪凡向他打听才知道,原来村干部是“流动办公”,随身揣着枚公章,谁家有事,就把公章带到谁家去“戳一下”。  据说开会要发误工补贴才有人来。也难怪村党支部遭“黄牌警告”——被列入清远市“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治名录。

那一晚,张雪凡通宵未眠。

连樟村是清远市政府办、市编办的挂钩帮扶村。张雪凡是市政府办派驻连樟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初到连樟,张雪凡心头犯了疑惑:这个20多人的村庄竟然没一条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哪个扶贫人不懂?张雪凡于是跑来专项资金,请来施工队。不过,爱写诗的张雪凡没料到,在连樟村,诗和远方显得过于浪漫,自己一腔热情却被兜了一瓢冷水:部分村民似乎并不买账,个别村干部也态度暧昧。

开工那天,一些村民拦在挖土机前,不让动自家土地。

“这些地都是祖祖辈辈的命根子,能说动就动?”

“一碗泥土一碗饭。”

是呀!在连樟村,巴掌大一块鸡窝地都有名有姓。路修了一段,不得不停下来。张雪凡只得求助老支书邓长见,做了6年支书的邓长见在村里年高德劭,大病初愈还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去劝说。修路这件事让张雪凡心里隐隐作痛,他意识到,连樟村一蹶不振,与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分不开,扶贫先扶志,思想不解困,群众难脱贫,“党员没威信,说话谁人听?”

2018年10月23日那天,张雪凡现场亲耳聆听总书记的教诲,心潮澎湃。走过扶贫路、爬过扶贫坡,张雪凡幡然感悟:产业是连樟村脱贫致富的“牛鼻子”,一定要与村两委干部团结协作,共同唤醒连樟村这片沉睡的土地。

2017年,市、镇党委提前谋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31岁的陆飞红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1985年出生,年富力强,眉字间透着英气,是个干事创业的人。2005年年底,年方十九的陆飞红从部队退伍回到连樟村,当时村里正在招聘村干部,月薪600元。或许是工资太少,年轻人没一个报名。村老书记卢福德看中陆飞红,动员他“留在村里一起干”。尽管从小就生活在连樟村,对村里的一草一木怀有深厚感情,但陆飞红并没有马上答应,辗转反侧了一整夜,才决定放弃山外精彩的世界,选择留下来当村干部,想必是做了一番内心挣扎的。走马上任那天,陆飞红在就职仪式上向全体村民拍胸脯:

“村民过不上好日子,我这个书记下台!”那阵,村里正在兴建雨污分流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池,涉及危旧房清拆和土地征用、陆飞红所在的邱冲民小组有20多户,许多村民不愿配合,个别党员也作壁上观。

陆飞红跟父母和弟弟商量无偿清拆自家两间杂物房,老母亲没想到儿子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烧的是自家,还要拿自家地与村民置换公共设施用地。

“家里一共1.3亩地,一下子就拿出去3分地?”  

“我当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啊?” 陆飞红劝说母亲。

陆飞红拆了自家的房,一分补贴不要。看到村化广场建设要用家的猪舍和破旧泥房,老党员陆志坚站了出来,他把手一挥,云淡风轻说一句“拆掉”。有了领头雁,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党组织和党员真心实意为村里办实事,村民也从冷眼旁观变为主动参与。2017年9月,环村4.5公里沙土路铺设了混凝土,下雨天再也不用一脚泥一脚水往家里带了。

国庆之夜,连樟村水泥路全线贯通,山村之夜第一次亮起了灯,50多间破旧房屋拆除后,村里建起了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文化中心,健身广场、污水处理池、星级公厕、河滨绿道、生活垃圾放点……村部轮值坐班,实行集中办公和一站式办理村务,党员设岗定责,实施精细化管理。一系列组合拳让村民耳目一新,满意指数就上来了。但让陆飞红寝食难安的,是要找到连樟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哪里。

“你是从一个战场转到了另一个战场,一定要好好向老支书学习,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陆飞红想起2018年10月23日那天,总书记对他厚望如山的鼓励,深感重任在肩,异常沉甸。陆飞红与扶贫工作队反研究,认为连樟村的脱贫要靠产业,产业旺,脱贫才有希望,致富才有后劲。

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连樟村没有别的资源,但有山有地,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50岁的陆奕和,双手抱膝坐在客厅的木沙发上,沧桑黝黑的脸上珠汗涔涔,眼角皱纹细密如网。他开着辆“三脚鸡”摩托车刚到自家承包的麻竹林巡山回来,胶鞋上还沾满着黄泥巴。

晨曦朦胧,有事没事,陆奕和每天都要先到山上去转一圈,这似乎已成为他生活的习惯。陆奕和的新家位于球场后面的巷子,是一栋三层楼,红砖砌墙,门口靠墙立着一张货架,堆放着笋干、番薯和花生。一楼客厅正中挂着习总书记与他促膝交谈的照片。

4年前,陆奕和还蜗居在一间47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彼时,他家有6口人,3个子女读书,父亲年过八旬,妻子因病残疾。陆奕和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年靠打零工勉强维持,年头忙到年尾,家里入不敷出,窘迫时常常向亲戚借钱。

2016年,陆奕和成为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贫困户,还被纳入了低保。令陆奕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会来他这个贫困户家里“家访”。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总书记笑容满面走过来,握住自己的手,然后一起走进屋坐下,跟邻居串门似的,拉起了家常,从扶贫政策的落实,到家庭住房,再到子女就业,一一询问、事事关心。陆奕和回忆说:“总书记的手很厚实,握住特别暖和,我的手都出汗了,也一直没有松开,心里暖洋洋的。”几个月后,在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连樟村的陆奕和又被“点名”了,全国人民都知道,总书记牵挂着的贫困村里有一个连樟村,总书记记着的贫困户里有一个陆奕和。 

……

(本文节选自《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