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致敬路遥 ——陕甘学习调研侧记

更新时间:2022-01-06 作者:杨璐临来源:广东文坛

5月19日晚11点57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车程,调研组抵达陕西。第二天一早,我们便驱车前往瞻仰路遥先生的墓地。墓地位于延大校内的一座小山——文汇山,山不算高,但山路狭窄,且一路滑坡碎石,我们只得小心翼翼,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山顶。

路遥的墓地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低调,迎面的墙壁上嵌着13个金灿灿的大字——“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不仅是路遥深刻的人生感悟和贯持的创作态度,也是他最真实的生命写照。墙面下是一个用岩石砌成的圆形坟包,坟包前是路遥最经典的头像雕塑,那忧郁而深邃的眼神透过方形的镜框望向远处的正前方——山脚下延大的校区和延川的故土。塑像前堆满了鲜花,甚至还有几盒香烟——路遥生前嗜烟,这也是他写作提神的法宝之一。在我们瞻仰的同时,不时有人前来敬献凭吊。据说,路遥墓已成为延大的文化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的追随者和文学爱好者前来扫墓瞻仰,甚至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

站在这片静谧朴素的墓地前,周围的松柏散发着特有的清香,阵阵沁凉的山风吹拂脸庞,不禁让人驻足思索,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中国男人何以成为蜚声遐迩的伟大作家,并受到世人的爱戴和敬仰?是因为优越的成长环境吗?不,他出生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陕北,自幼因家贫被过继给伯父,过着清贫苦难的生活;是因为时尚的创作理念吗,不,他采用的是“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因为特别的文采技巧吗,不,他驱遣的是最朴实无华的文字。然而,正是这片广阔质朴的黄土大地赋予他深沉广阔、仁爱坚韧的品格:路遥曾说过,“正是这贫困的土地和土地一样贫困的父老乡亲们,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正是生活的艰辛磨砺让他摆脱世俗的浮躁功利,获得来自灵魂的深醒感悟和生命的执着信仰:路遥认为“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正是看似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就了史诗般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现实主义伟大作品:《平凡的世界》就是路遥“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的一份厚礼,更为无数青年志士搏击前行点亮理想和希望之光。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长期生活作息不规律,加之饮食的粗糙和不讲究,路遥后期不幸患上了肝硬化腹水,加之婚姻家庭的变故让他遭受来自身心的煎熬折磨,失眠、焦躁、腹痛、高烧、咳血……然而,他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执着坚守,甚至因怕贻误写作故意向身边的亲友隐瞒罹病的事实,以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沉疴在身的他选择和时间赛跑,以生命作为全部赌注,凭借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创作,还留下了6万字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遗憾的是,路遥终没能逃离病魔的恶爪,1992年11月17日早晨8时20分,这个伟大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带着无尽的不舍和眷恋离开了这个他挚爱的平凡的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们,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难以填补的缺憾,也成为无数人心中无尽的伤痛和挂念。

沿着路遥墓走下来不远处即是路遥文学馆。据陕西作协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厚夫介绍,路遥和延大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感情,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延大不让路遥走进高等学府,接受科班的文学教育,“那么路遥的人生就会是别样的”。路遥成名后,也一直不忘对母校的“反哺”,更把延大称为“温暖的摇篮”,后来路遥墓的选址也是为了遵循其“埋葬在延安黄土山”的夙愿。路遥去世后,路遥文学馆的建设无论从场地、资金等都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馆内的讲解员也均由延大的学生志愿者担任。我们不由再次打量眼前这张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脸庞,深深感到路遥精神在这片土地的某种传承和延续。

按照行程安排,当晚我们召开了临时党支部会议,地点就在延大校内的一间窑洞酒店。酒店外形因模仿窑洞建筑显得别有韵味,内部设施则有些陈旧、简陋,但相比路遥当年住的窑洞,固然要好得多。夜晚10点多,当我们经过房间外的露天走廊,外面是深蓝的天空和几颗闪缀其间的明星,我不由在心里感叹,陕北的夜晚啊,如此深邃,宁静,美好,甚至透着几分庄重。不知这样的夜晚见证了多少伟大作家的负重坚守、思想激荡、砥砺前行。我们在这里集中交流、感悟思考,既是一次难得的分享学习,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心灵对话和精神启示。我想起了路遥,以及曾经成长、生活在这片土地的陕北作家们,他们的背影虽已日行渐远,但他们的伟大精神如黑夜的明星始终烛照指引着我们,他们创作的反映中国城乡社会深刻变革的文学丰碑如这片丰盈辽阔的黄土大地滋育着我们。在这样的伟大精神和文学丰碑面前,广东作家如何立足南粤大地的本土现实和地缘优势,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变革,书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或正是路遥带给我们的精神启示,也是新时代广东作家“赶考”新征程的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