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部优秀的“教育诗”——读黄德青儿童长篇小说《村童》有感

更新时间:2022-01-11 作者:陈毅艺来源:广东文坛

黄德青当过10多年中小学教师,后来从政20多年,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目光,将充满童趣和诗意的儿童乡村生活与儿童教育融合起来,写成一部演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长篇小说《村童》,我将其称之为一部优秀的“教育诗”。

作者于2008年开始创作《村童》,当时我国的教育被喻为是一条“高考机器人”的“生产线”;学生除学习“高考知识”外,其他一切基本不学。这是一种畸形教育,不但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改良这一畸形教育,在对世界各国以及我国文革前后的教育进行分析比较后,作者认为,自己读小学时的教育模式,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最闪光最完美且最切合中国实际的”的教育模式。

将当时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置换到目前学生的上学年龄段就是:“幼儿教育不读书,小学课外不学习;初中内外一起学,高中大学尽全力。”与此同时,学校还根据小孩年龄段的不同,循序渐进抓紧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生活知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理想志向教育,以及毅力、意志磨炼等。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且有理想,有志向,奋发向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天真烂漫的生活中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还原了一种最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为还原那个“最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作者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着笔:

第一、老师充满活力的引导式教育。在实施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老师没有丝毫的强逼行为,而是通过多渠道的引导,让学生自我完成学习和教育任务:如得知郎子的语文作业得到了非常难得的一百分时,抓住机会充分肯定郎子的进步,同时用“贴心的话儿”一步一步地引导郎子学好其他学科,进而引导其争当“三好学生”、班长、“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少先队大队长。在此基础上,引导郎子带好水子和莲子、带好班、带好整个学校的学生,积极参加种“反修蔗”、拾稻谷、“一对红”活动、学雷锋做好事、参与组织全校“六一”活动,以及其他节日系列活动等。所有这些,全都是通过老师的引导由学生自我完成的。

第二、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年轻活泼的班主任杨老师经验丰富、处事公正、爱生如子、工作热情高涨:明明知道将要好孩子的座位编在一起会影响孩子学习,但为尊重孩子的选择,宁愿自己多做些工作,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当班长的人选难以确定时,她毫不含糊地放手让全班学生提名和投票选举;而在听到郎子被误传偷稻谷时,马上不辞劳苦驱车深入调查,还郎子一个清白。校长处理问题同样公平合理,如确定班长人选、确定大队长人选和处理打架事件等。加上数学老师的知识渊博,音乐老师的耐心辅导以及语文老师错解数学题表现出的热情等,一支完美的教师队伍跃然纸上。这些教师共同形成的完美品质,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学生在“放养式”原生态中实现自我教育。小说篇幅长达40多万字,但涉及教师、家长和其他的文字不足三万字,其余近37万字均用于编写少年儿童天然成长的自我教育小故事。作者通过这无数个小故事,让少年儿童在原野上疯癫,在大地上奔跑,在溪流池塘和群山中嬉闹。这就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理想环境。

刻画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典型形象

家长的“溺爱”是当时教育最大的缺失!为了批评当时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煮粥佬”这个鲜明的典型:第一、他会恰到好处地用“黄鳝干炒面”将郎子严格控制在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的“圈”之内。第二、他会在用过“黄鳝干炒面”之后,利用晚上睡觉的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郎子讲清楚“为什么要用这‘黄鳝干炒面’”,让郎子心服口服。第三、他会在空余时间给郎子讲高文举和王珍珍、萧永伦、朱卖臣等许多动人而幽默的故事,还会和郎子去“赶鱼上锅”等。第四、虽然他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仍然积极参加学校、家长和学生现场见面会、观看儿子演出、给钱儿子在校吃住和去县城开会等。所有这些,都足以看出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是异常融洽的。最关键的一招,就是他在不该管的方面放得非常开:“只要不去偷不去抢不去学坏不去干那些太冒险的事”“正常的玩耍我是绝对不会去管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郎子抓鸟捕蝉、打蛇捉鳝、玩水爬树无所不沾,无所不为。此外,他还巧妙地利用“我儿子有你儿子一半那么争气,我就要高兴得跳起来了!”“有点起色了,但还得努力哦!”“你做出了一点成绩”“远没达到县和地区优秀,是校长和老师看得起的结果”等话语,引导郎子从“调皮王”,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全县唯一“学生王”。整部小说写家庭教育的文字不多,但效果惊人。“煮粥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怒,都给孩子产生灵魂深处的触动,进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郎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长卷

《村童》是一部反映上一世纪农村儿童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反映教育为主题,内容涵盖当时农村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标题故事就有近40个,未列入标题之内的则不计其数。在这些记叙和描写中,作者将儿童的调皮、天真、烂漫、聪慧、坚毅、顽强与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农村儿童生活无缝连接起来。每一言行,每一举动,每一山水,每一草木,都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每一个章节,都是一首充满活力和童真的诗篇;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出生动的自然地理记录片,所有这些,都在某个不同的角度上最大限度地为表现教育这个主题服务。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

首先,反映了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抓好教育。除抓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每年还召开专门的教育总结表彰大会,同时利用光荣榜对先进作全范围的宣传。其次,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具体表现在:郎子一当上班长、宣传队员和大队长,消息马上传遍两个大队;为激励先进,学校动用全校的仪仗队敲锣打鼓给郎子送奖状报喜,所在的村,包括村委和全体社员都列队欢迎报喜队伍;郎子上台演出,全村社员又主动前去观看;就连放牛的老伯和干活的村民,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尊重和关心教育。

一部长篇小说演绎出一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道路,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是《村童》价值和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