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做潮州文化的耕耘者

更新时间:2022-02-24 作者:张培忠来源:广东文坛

百年变局,千年一遇。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潮州视察,对潮州文化充分重视、高度评价和格外厚爱。这是潮州文化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是潮州文化之幸,也是潮州文化之机,对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生超越性、革命性的影响。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从总书记对潮州文化的深刻洞见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总书记反复叮嘱而体悟潮州文化的重要性、呵护潮州文化的紧迫性、建设潮州文化的艰巨性。

一、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在广东潮州、汕头视察期间,对潮州文化、华侨文化作出了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深入把握潮州文化的精髓和特质,按照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书记对潮州文化念兹在兹。在潮州视察时,面对牌坊街上热情的市民,总书记第一句话就说:“潮州,我早就想来了。”在潮州街头漫步时,偶然看到潮州特色小食蠔烙,总书记欣喜地脱口而出:“海蛎煎,蠔煎,这个是很好吃的。”蠔烙是潮汕的说法,福建厦门叫蠔煎,台湾叫海蛎煎,一种特色小食,同在闽南文化圈,却有不同的说法,总书记都熟稔于心。

总书记对潮州文化给予精确定位:“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总书记对潮州文化如数家珍:“广济桥历史上几经重建和修缮,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总书记对潮州文化以高度评价:“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潮州这个地方有很多宝,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她”“潮州菜在国际上是最好的中华料理”。

总书记指出,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全国6000多万华侨,潮汕约占2000万。“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侨批”产生的外汇对潮汕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收集“侨批”,抢救“侨批”文献,意义非常重大。要保护好“侨批”,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总书记对文化建设、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一以贯之。早在1990年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就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一文中鲜明地指出:“有的人由于不熟悉、不了解、不知家乡可爱之历史,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只知道艳羡人家,从而失去自信心。”“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正是这种自信心,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闽东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通过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对闽东的信心。”

从31年前对闽东文化的论述,到31年后对潮州文化的论述,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总书记对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的高瞻远瞩、高度自觉和身体力行。 

二、久久为功寻找挖掘一口深井

我业余研究潮州文化,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30多年。这30多年,我主要研究了两个潮州人物,一个是张竞生,一个是郑成功;还选编了一本潮州文化读本。

先说张竞生。我和张竞生是饶平同乡,他在山之南我在山之北。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谈论张博士(家乡人均以此称谓张竞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个神奇的人物。第一次听到张竞生的名字,是1982年在读饶平师范二年级时一节班会课上,县文化馆的老师给同学们讲黄冈丁未革命,当时张竞生在黄埔陆军小学读书,未参加这次革命,却受到家乡此次暴动的洗礼而萌发了革命的种子。1988年,我在大学图书馆阅览室读到《自学》杂志连载的李洪宽撰写的介绍张竞生的系列文章,对这位既是革命家、又是学问家的家乡先贤张竞生产生强烈兴趣,并开始积累资料,展开研究。大学毕业后,我到省教育厅工作,后来又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不管工作如何变动,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业余时间全部倾注到张竞生研究中。在张竞生博士次子张超先生的协助下,广泛搜集张竞生有关资料,并得到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和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陈春声教授将我的张竞生研究纳入其主持的“潮州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合作项目,两次亲自到中大图书馆特藏室为我办理阅览证,方便我查阅资料;陈平原教授则对我的研究多加指导,建议我抓紧做口述历史,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多年的研究、考辨,我发现,长期被民众以讹传讹地视为“性学博士”“民国文妖”,被学术殿堂斥为异端的张竞生,其实是20世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范本,性学是他的底色,乌托邦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体系是他的亮点,为农民代言和为农民鼓呼是他的使命。他特立独行,狂放不羁。除了性学研究外,他还是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性学研究只是他的一个研究领域,其地位就像他十个手指中的小拇指。本人研究、创作张竞生长达33年,深感张竞生是一座被学界忽略了的学术富矿,因此,本人用长达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用30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铁血兄弟》(由《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改编,由第五代导演何群担任总导演,由青年演员朱亚文主演,于2013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第一部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渴望》的总导演鲁晓威读了《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后曾对本人说:“《张竞生传》是十部电影的题材”),用十卷本的《张竞生集》来呈现张竞生,还原张竞生,复活一个曾被历史的烟尘覆盖、曾被时代的釉彩涂抹的张竞生。

次说郑成功。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具有海权意识的人物,他是一个时代先驱,更是一个民族英雄!他的思想及其作为,对于今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处理南海局势问题,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回顾历史,自朱元璋开国,就认为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会导致沿海民众经常脱离政府管制,因富而生异心,因迁徙而生离心,危害政权的统治,颁布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以后,隆庆帝曾被迫部分开关,到崇祯帝又重新锁上国门。郑成功远比农民出身的帝王更能看出四海通商的大趋势及远景,组织起大规模的武装海商集团纵横东西洋,直至从武装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手中夺回台湾。我潜心研究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长达11年,得出郑家有潮汕血统的结论,即郑成功的曾祖母谭氏妈是澄海县澄城镇港口村人;另一方面,潮州地区曾是郑成功招兵、征粮、筹饷、据守的要地;此外,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曾任南澳副总兵长达8年,成为后来郑成功赴南澳招兵的主要动因,因此,本人将郑成功作为潮州历史上的人物进行研究,允称渊源有自。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获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十佳作品、新浪历史好书榜等;4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海商与英雄——郑成功传》正在创作中。

再说编读本。花了两年时间,选编潮州文化读本《欹枕听潮音》。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汗牛充栋。为绵延千年的潮汕文化编一本老少咸宜的读物,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我从历朝《潮州府志》及潮邑各县志到《潮州耆旧集》《井丹诗文集》《潮中杂记》等典籍中探寻潮汕文化的渊源,从丘逢甲、温廷敬、钟敬文到张竞生、秦牧、饶宗颐等近现代学人作家中触摸潮汕文化的脉络,甚至为了一篇文章,专门从上海古籍出版社邮购两巨册的《丁日昌集》。在大量阅读、充分比较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选本的基本框架,综合地缘、历史、政经、文化、民俗、人物、风物、情怀等因素,初选出100多篇文章,反复斟酌后,敲定72篇文章,最终精选了30多篇文章,包括韩愈《祭鳄鱼文》、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林大春《请严禁贪酷疏》、林大钦《廷试策》、丁日昌《上李宫保论潮州洋务情形书》、丘逢甲《创设岒东同文学堂序》以及国学大师饶宗颐、著名作家秦牧、历史学者陈春声、文化学者陈平原、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中山大学教授林岗的文章等,辅以按语、注释和作者简介,成为潮汕文化一本钩玄提要的读本。该书从历朝历代的潮州文献和学人作家中梳理潮州文化的脉络,其所呈现的声音,既是潮水的声音、众生声音,也是潮人的声音、时代的声音。 

潮州文化博大精深,这里的潮州文化是一个大潮州文化的概念,是饶宗颐先生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所包括的范畴。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我个人的原则:一是研究对象要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鉴古才能知兴替、知当今、知未来。譬如,张竞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他第一个向社会征集性史以开展性史研究,第一个在中国提倡计划生育,第一个在大学课堂上讲授逻辑学、性学,第一个提出美治主义。张竞生著作中蕴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思想、美学体系、性学理论、文学价值、乡村建设的当代意义都值得深度探究与挖掘,其毕生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修公路、育苗圃、建农校,为发展乡村经济文化作过积极贡献,研究张竞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对当下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国策意义十分重大,极具借鉴作用。我始终坚守“非虚构”文学的责任与使命,通过文学的方式对张竞生进行还原和重构,挖掘其现代价值,突显其现实意义。今天,当我们把有关海权的话题置于我们的领土权利、海洋权利在东海、南海,在世界不少的地方受到挑衅的时刻,事实证明我坚持以“紧扣时代主题,唱响蓝色梦想,唤醒海权意识,勿忘海上国耻”的主调,从唤醒人们的海权观念和行动的视角研究郑芝龙、郑成功的海商集团,从全球战略、国际贸易、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地刻画郑成功形象,从战略管理的理论层面揭示郑氏海商集团的全球意识和商业意识,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思想理论价值。特别是郑成功当年以一家之力,排除万难,从外敌手中收复台湾,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二是研读文献、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三管齐下。在研究张竞生的过程中,本人在张竞生博士次子张超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广泛搜集张竞生的直接史料与背景材料,先后踏访了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村、三饶镇琴峰书院、黄冈镇楚巷居委、樟溪镇厂埔村,以及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实地考察张竞生当年活动的遗迹,广泛采访知情人,抢救历史资料,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甚至从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找到张竞生的哲学博士论文,自费请法文教授翻译成中文。借助现代通讯工具,把张竞生曾经生活或居住过的地方如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潮州、汕头、饶平等地的各种相关资讯链接起来,为我所用。为了写好郑成功,我专程到台湾的台南考察,两次到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户踏勘,对郑成功在广东、福建、浙江活动的地方,都利用节假日,前往现场做田野调查,获得真实感受;并从全球范围搜集郑成功的史料,托朋友从美国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查找郑成功史料,自费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从日文中翻译郑成功史料,作为研究创作的参考。我始终认为,近现代的广东,包括潮州有很多写作的好题材,是一座文学的富矿,作家应该成为一个诚实的、聪明的矿工,找准自己的方向,然后锲而不舍地挖掘,致力于打一口文学的“深井”,要有自己的发现,在学术上才有价值,在文学上才有特点。也正因为我对郑成功的历史有了自己的发现,我才有了写作的冲动,不然前人包括洋人已有汗牛充栋的研究,根本难以下笔。三是长期坚持,穷尽可能。我作为一名公务员,长期坚持一份艰辛而又颇有意义的业余创作,这种创作只能在深更半夜家人熟睡之后,才忙里偷闲,积累资料,积累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思想,凭着一种还历史本来面貌的愿望和热情,花了33年时间研究张竞生、写作张竞生、编辑张竞生、评论张竞生。先出选本,再出传记,然后改编影视,最后会同孔令彬、肖玉华等拾遗、编校,由陈春声、陈平原、林岗担任顾问,出版十卷本《张竞生集》。而郑成功的研究,则还在路上,还在过程中。回顾这些年的业余乡邦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深感任重道远,更感意义非凡!

 二、 起而行之努力讲好潮州故事

总书记对潮州充满深情厚意,寄予殷切期待。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主战场中选准自己的定位,发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希望潮州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为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坚持把握机遇,致力打造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是历史上潮州民系的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潮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辈出,是历代郡、州、府所在地,曾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岭东首邑” “海滨邹鲁”之美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的历史积淀,淬炼了潮州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潮州人优秀的意志品格,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广济桥、开元寺、韩文公祠等景点更是闻名遐迩。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革命遗址遗迹284处,其中革命史迹及纪念设施267处,其他遗址17处。“机者如神,难遇易失”。我们要切实把握总书记来视察的机遇、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机遇、建设文化强省的机遇,全力以赴打造好潮州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

二是坚持提高站位,以习近平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视察潮州、汕头、深圳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导潮州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将我党关于重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以推动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实践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观。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潮州文化是产生于潮州并历经几千年沉淀而形成的,有中华民族共同优秀品质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支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把潮州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全面加强潮州文化精神内核研究,高质量做好古城保育活化和非遗保护传承,保护好令人“一见倾心”的老建筑、老街区和老手艺,抓好潮州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和现实环境。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潮州文化话语和叙事体系。总书记在今年5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提出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大同做出更大贡献的非凡抱负,我们要以此来观照潮州文化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构建。潮汕民谚云:“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州人遍布世界各地,对我们讲好潮州故事、传播中国故事是一大优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深刻性、独特性、预见性、形象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潮州文化走出去,在融通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中有所创新和突破,更加强调信息的含量、思想的容量、情感的力量,增强主动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在国际與论场上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大国风范和大国形象,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作出新贡献。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潮州文化的整体开发。潮州是一座文化之城、英雄之城,潮州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潮州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文化强市、产业兴市的发展理念,统筹谋划,全面布局,高位推动。其中,潮州红色文化享誉全国,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潮州有深厚的渊源,“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均为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在中国文学史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要把实现总书记赋予的“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作为最大任务,推动潮州文化的全面开发。譬如,结合“中央红色交通线”等遗迹遗址保护,开展饶平麒麟岭、潮安婆姐岭等南粤古驿道修复及活化利用;串联分散全市老区苏区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南昌起义部队挺进潮州、中央红色交通线、东江纵队抗战、红色军事文化展示、包括洪灵菲、冯铿、戴平万等在内的“潮州左联六杰”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挖饶平县上饶镇永善村、饶平县东山镇湖岭村、潮安区登塘镇世田村等红色村庄红色文化,既盘活红色资源,又为乡村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五是坚持整合资源,借力推动潮州文化的转化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双创”方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创造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转化发展,坚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要以一体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深入实施潮州文化“双创”工程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文化改革振兴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潮州本土内外有许多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沉淀着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搭建平台,撬动民间资本,多元投入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饶平为例,饶平全境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山区,蕴藏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禀赋,根据这些资源禀赋,引导、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饶平博物馆群,如黄冈镇大澳村早年曾是海盗出没的地方,可建成全球独特的海盗博物馆;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之前十次武装起义的第三次黄冈丁未起义在此举行,直接撼动了清廷的统治,可在此建黄冈丁未革命博物馆;浮滨的张竞生文化公园,已有相当基础,可改造提升为生命科学博物馆;三饶的道韵楼是全国最大的八卦围楼、土楼,可利用转型建设成为土楼博物馆;三饶的打破鼓是潮剧《柴房会》的原型地,可建设一个潮剧博物馆;茂芝的全德学校是南昌起义失利后,朱德带领800将士在此制订“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直接促成了朱毛井冈山会师,可在此建设红色革命博物馆。这些博物馆,要有得听、有得看、有得住、有得买,甚至有得玩,以此直接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迭加,加快推动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

六是坚持先走一步,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潮州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潮州地处粤东金三角地带,是联结海西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连接点,是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协作的联结点,更是全世界潮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获得中国瓷都、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称,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2019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全国是4.5%,全省是5%,广州是6.28%,深圳是8.15%,潮州是8.1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潮州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劲势头。而同期,北京占9.64%,上海占13%;美国则占31%,日本占20%,韩国占15%。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省市相比,潮州市的文化产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潮州市要着眼于全球视野,着眼于先行一步,着眼于弯道超车,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实行政府与民间联动,海内与海外联动,资源与资本联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方位发展潮州文化产业,把潮州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潮州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趟开一条新路。比如,潮州工夫茶、潮州饮食、潮汕商帮文化、潮汕善堂、潮汕祠堂,潮汕方言、潮绣、潮剧、潮乐、潮汕工艺、潮汕木雕、潮州大锣鼓、潮汕民居等等资源背后都可以做好对接文化产业的大文章,要让独特的潮州文化有形化、产品化、市场化,通过文化、文学、文博、文创、文旅等各种方式,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传统文化在与科技、产业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潮州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当年贾岛与韩愈心灵交契追随至韩江尽头。如今,潮州人民谨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重振岭东首邑荣光,焕发千年姿彩,重整行装再出发。迈向新征程,韩山嵯峨逶迤,韩江秀水长清,韩山韩水以其开阔的胸襟、奔腾的气象预示着潮州文化必将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