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转型时代的农民成长史

——评赖海石的乡村系列小小说

更新时间:2022-03-03 作者:刘海涛来源:广东文坛

赖海石的文学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曾刊《小说选刊》《小说月刊》《长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羊城晚报》《作家文摘》等……多次获得过各种地方和学会的文学奖,有作品入选各类小小说年度选本及中学语文考核试卷的阅读材料。他的第一篇乡村小小说《灵芝》,在2018年4月19日的《检察日报》首发后,即被《小小说选刊》第15期转载,这对赖海石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3年左右的时间,他写下了100多篇“乡村系列小小说”。

这一组“乡村系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和农民心灵的变化。赖海石的观察角度和创作主题,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写农村物质生活发生巨变的作品,而是深刻地写出了农村旧意识形态与转型中新生产方式之间的激烈冲突及解决矛盾的新生活。在选材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特征;在乡村故事的讲述和乡村人物的塑造上,都能选配和采用单线条式的特征写意法来描写人物、展开叙事。在《牛牛的牛》《番薯的番薯》《南瓜的南瓜》《石头的石头》《白云的白云》等系列小小说中,他一方面真实地谱写了一代新农民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也精彩描画着山村巨变的新形态和新气象。

《牛牛的牛》(《小小说月刊》2020年9月号)首先给我们勾勒了一个乡村奇人牛牛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牛牛从小就跟着牛倌爹看管生产队的牛,在牛群中的耳濡目染,他学会了牛语,懂得通过叫声跟牛交流。赖海石在此用了3个详写的细节、2个概述的细节,将牛牛驯牛及与牛交流的过程写得趣味盎然。一个冬天的雨天,牛牛爹发现少了一头牛,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找到,三岁的牛牛对着山上“哞”的长叫一声,那头落单的牛就自己回家了。牛牛的爹赶牛,牛却不走并发出了怪叫声,牛牛说“前面有蛇”,果然前面的路盘着一条蛇。两头牛突然间叛逆、发飙,牛牛只要一声“哞”,那两头斗得难解难分的大水牛立刻分开言和。概述的细节是:牛牛知道“牛要吃两个鸡蛋”“牛要吃两把最嫩的草”;牛已经感冒了……于是,生产队就将几十头牛全部交给牛牛集中管理和调教。这3个详细、2个概述的“卫星细节”,就把牛牛懂牛、驯牛的“神”写活了。但是,赖海石这篇作品的真正构思和创意,是写了如此“牛”的牛牛竟在农村新生活面前的无所适从:乡村打工潮兴起,牛牛的儿子牛犇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虽然仍是养牛,但儿子却采用的是牛牛无法接受的新的养牛方式。牛牛的“神功”丧失了,英雄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拒绝跟儿子住别墅享福,继续牵着他的老牛住在山上的茅棚里,显得无比地孤独和苍凉。一代养牛的奇人就这样开始退出现实生活的舞台。赖海石塑造的牛牛形象,在中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是必然产生的,也是必然消亡的。赖海石看到了这一点,发现了这样的“最后一个乡村奇人”,饱蘸着敬佩、痛惜、无奈等无数复杂的情感,为我们写活了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乡村奇人。

同样的复杂情感,在赖海石写《南瓜的南瓜》(《嘉应文学》2021年第9期)时,就对转型生活中的乡村奇人有了新发现和新体验。如果说,赖海石对牛牛更多的是一种伤感和无奈,那么面对着南瓜的性格和命运,赖海石看到的是生活的欣喜和未来的亮光。他采用了挟带细节的概述,讲述南瓜在乡村种南瓜的种种奇事:他喜欢吃南瓜,且永远吃不厌;他喜欢种南瓜,只要是他种下的必定是苗粗叶大,结的果又大又多。当农村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他偷偷地进入深山种南瓜,半夜去收获果实并分给全村各户,让全村人用南瓜度过了饥荒难关。南瓜和牛牛一样,在农村大转型的时代,他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也开始了。当高速公路跨村而过,南瓜家里的田地、房屋被国家征收了,南瓜住进了农村新村;儿子芝麻又把他接进城里去享福了。南瓜没有地种南瓜了;城里的南瓜没有了南瓜味;想在城里的小区绿化带和废弃的工地上种南瓜时,还遭到了禁止和毁坏。但是,南瓜和牛牛不同的地方是,南瓜并不因为自己失去了“瓜魂”而悲伤、凄凉,却反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城里没有自己的南瓜吃、又不能种南瓜的生存状态,他在“儿童活动中心”的“趣味橡皮泥手工DIY”室里找到了做“彩色橡皮泥南瓜”的乐趣。南瓜由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到开始找到城里生活与自己生存方式的契合,实际上是隐喻着乡村奇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某种相互融合。应该说,南瓜比牛牛进步了,乡村奇人和乡村生活的分离并不一定会与城市文化格格不入,从矛盾冲突到融合发展,这是乡村奇人转身的真正开始。

到了《番薯的番薯》(《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10期),乡村奇人的转身进一步开始向纵深变化。这篇作品写活了一个在杨树村种番薯种出了故事的农村新青年。他出生时是母亲在番薯地把他生下来的;他也是吃番薯长大的,而他随意种下的一株番薯竟可以收获48斤的番薯“巨无霸”;他外出打工因其它活干得不好,不仅挣不到钱,反而需倒贴做坏了的“活”。在扶贫干部冬瓜的帮助下,番薯种番薯创下了脱贫的奇迹。冬瓜帮他与乌粉基地签下了供货合同,他开始以技术指导的身份带领其他村民对番薯做起了产业化的生产。这个农村新人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活脱脱地成为一个在农村凭一技之长而站起来的新型农民。这个小小说人物成了中国农村脱贫战役的典型人物。做了乡村奇人的蕃薯,不再像牛牛那样被动地哀怨,也不像南瓜那样被动地去适应、融合。作为一个在党的扶贫攻坚战略下迅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乡村奇人,他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新生活。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就这样在赖海石的笔下,鲜活地登台亮相。这是赖海石将乡村奇人的人生走向和个性特点,用小小说文体做了生动、深刻的描绘和讲述。赖海石就用这种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体验,个性化的叙事来反映中国农村的巨变,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底蕴的乡村人物。这就是赖海石这种写农村转型变化时小小说立意的新表达,题材的新探索。

再到《石头的石头》(《嘉应文学》2021年第9期),新时代的乡村农民,不仅仍有传统农民的美德,还有与新生活相融的人生走向,更精彩的是,这一代新农民还有着舍己救人、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弱者的壮举,成为了新一代乡村农民的英雄。石头爱石,石头就想用自己收集来的石头造一座石头屋;这是石头的独特言行和隐藏在心底里的生活理想,但就是这样一个村民平凡普通的理想,最后因救人牺牲而终止了;他的建一座石头屋的计划变成了村民们用他自己准备建屋的石头,给他建了一座墓地。这是典型的小小说式的诗化核心细节。这个小小说的构思法,不但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小小说的曲转式意外结局,更重要的是作家塑造一个乡村奇人的好人形象,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小小说人物塑造法。

《小小说选刊》选载的《白云的白云》,从一个留守乡村弱智少年的眼中,描写了中国抗疫过程中新时代基层乡村共产党人脱贫奔小康的决心、能力和壮举。村主任白云在部队服役后退伍,本来已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建筑产业了,但当了“大官”的战友,要他回村当村主任;白云听从指挥立马回家,带领众乡亲实施因地制宜的脱贫项目。先是饲养白羊,但就在养“移动的白云”项目(弱智儿童对羊的称呼)全面铺开时,遭遇武汉新冠爆发的疫情。白云低价卖掉了白羊,去武汉当义工、建医院,待疫情结束回来,低价收购了白羊的老板,感动于白云公而忘私、全心全意服务乡民的壮举,就将收购的白羊如数归还,并安排全村村民开展养鸭、养鹅、养鱼的养殖业。中国扶贫攻坚、农村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均由白云、白云的战友、白云的老板以及全村留守村民们做了真实的书写。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坚守初心、服务人民的群体的无私奋斗中,才夺得抗疫和脱贫的两大胜仗。这篇作品浓墨抒写了敢于攻坚克难的共产党基层干部群体,记载了中国这极不平凡2020年的历史,为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留下了真实生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