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蔡崇达新书《命运》大湾区首发!长篇小说续写《皮囊》中的至亲生命历程

更新时间:2022-09-26 作者:孙 磊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9月25日,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大湾区首发式暨分享会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伍方斐等专家与蔡崇达展开对谈。

1479875853_副本.jpg

前一天,蔡崇达还在广州购书中心与“读懂中国”文学院秘书长、诗人欧亚展开了对谈。

新作《命运》由果麦文化出品,浙江文艺出版社、广州出版社联合出版,以九十九岁的阿太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福建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

这位“90后”女性,是蔡崇达母亲的外婆,《皮囊》里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正是出自阿太之口。

命运就像家乡的一条条河流

广州购书中心活动现场,蔡崇达表示,这部作品起心动念于三年前,也是对当时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诸多命题——故乡与远方、理想与现实等等的回答。

“家乡蕴藏着许多宝贵的生命秩序、精神秩序,它会带给我们坚定的力量。”他把命运比作家乡的一条条河流,只有站在终点才能看清它的流向与秩序。往回看得越远,对未来才能看得越透彻。

欧亚评价道,这是蔡崇达对“向死而生”的另一种诠释。“如果我在青春时代读了这本书,也许我的很多选择和努力会更释然和勇敢。”他感慨道。 

“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和母亲。”书中这句话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注意。

蔡崇达认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老人的力量——他们已经走过了认识命运,继而与命运相处、和解,最终“生下命运”的过程。如阿太一般年过耄耋的老人,他们已经“趟”过了自己的命运,也同样可以陪伴后代“趟”过他们的命运。

《命运》诉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继处女作《皮囊》之后,时隔八年,长篇小说《命运》才与读者们见面。蔡崇达直言,创作《命运》的过程确实并不容易。

16万字篇幅的《命运》中,开篇约占七千字,蔡崇达却写了足足27个版本,各个版本都写了近万字。谈及如此艰难的起笔,蔡崇达坦言,推动这条命运的厚重河流淌起来并非易事。“《命运》不是我来讲故事给你听,而是诉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他把小说创作比作构筑大楼,与传统小说不同的是,构筑《命运》这座大楼的钢筋水泥不是矛盾冲突,而是情感结点和人心命题,串联起具有人类共性的几十个人生命题。

它让读者在阅读时既感到审美快感,又很亲切。“长篇小说不需要用故事去娱乐读者,而是要呼唤出人心最深处无法表达的真诚。”

蔡崇达出生于福建泉州,但对于广州他并不陌生。可以说,他是从广州起步的作家。大学毕业后,蔡崇达的第一份工作便就职于广州的媒体。

此后,他获得的第一个奖项、第一次主编经历等等也都发生在这个城市。“广州给了我生命中很多个第一次,它是我的第二故乡。”

除了媒体工作,作家蔡崇达也在广州完成了内心写作文化的搭建。

在他眼里,广州务实、忠于本源,20年前,这座城市对年轻人生命力的珍惜,给了他一次次机会;20年后,这座城市对世间万物的珍惜,仍然使他心驰神往。“我喜欢广州的态度,它是我成长的沃土。”

1264361484_副本.jpg

从女性视角出发描摹闽南民间社会风貌

15岁时,阿太曾被预言命里“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为了改写这个命运,她做了一个女性所能做的全部努力,包括孕育子女、收养孩子,与艰难且无常的生活抗争。

《命运》以阿太的视角“追忆似水年华”,书写了她长达99年的悠长人生,以及书中的阿母、神婆等别具一格的女性形象。

“《命运》塑造了很有力量、很典型的人物阿太,这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形象,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动容地说,阿太让她想起了自己的老祖母,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的女性,她们也许只是普通的乡村妇女,却具有顽强的生命韧性、细腻的内心力量、饱满的人生智慧。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则注意到了《命运》中对生与死的书写方式,她指出,对于死亡,书中的人们不是采取恐惧、悲伤的态度,而是充分准备、尽力控制,这反而促动人们认真面对此一生的生存状态。

郭冰茹认为,每个人都有着“自我超越”的能力,只有当人们愿意直面某些人生命题时,才可能从各种行为、措施中寻求到解决方案。

“这是一部‘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的作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伍方斐认为,《命运》从文学视角重新发现了闽南的民间社会,既让读者感受到在地文化的独特性,又把某种具有共性的中国文化精神、日常生活经验抽象、传递出来,具有丰富的文学、哲学意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各地的习俗、礼节,对于养育一方水土、陶冶一方风情,有着无形而巨大的力量。今时今日,无论是书写新农村建设风貌,还是书写民间社会故事,都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支撑,重新发现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