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张培忠 | 敢为人先唱大风

更新时间:2023-05-19 作者:张培忠来源:文艺报

9e796141-741e-4842-bb08-dacd221d01c9.jpg

2020年5月28日上午9时,广东省作协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23楼召开《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工作务虚会。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林岗、谢有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剑晖,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贺仲明,广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纪德君等参加会议。

一、编撰“通史”的必要和困难

为什么要编撰《广东文学通史》?我在主持务虚会时谈到,这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从古代到当代,广东还没有一部贯通的文学史,着手编撰此书,是事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助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满足学术界新期待,是工作的需要;为建设广东文学馆提供理论支撑,是展陈的需要。

怎么来编撰这部文学通史?其指导思想、起止时间、编多少卷、由谁来编、什么时候完成、需要多少经费,以及其他相关问题,都需要考虑。在务虚会上,大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讨论的结果,决定由我和蒋述卓担任总主编,负责谋划、统筹、推进通史的编撰工作。初步考虑编撰五卷,包括古代一卷(清代以前)、近代一卷、现代一卷、当代前三十年一卷、后四十年一卷。

在务虚会最后,我说,通史的编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位要高,要有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观念的阐释、新的体系的构建,要成为一部集大成、标志性的成果;编撰要精,标准、体例、作者都要从严要求,要提出新的框架,形成新的理论,突出当代意识、全球意识和精品意识;推进要准,要摸清家底,分步进行,倒排工期,三年完成。

当时新冠疫情正炽,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启动通史编撰工作并非合适时机,更大的难题在于无经费、无团队、无史料,如何开始这项浩大的工程?我们认为,文学通史撰写,事关全省文学事业大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当务之急是解决没有经费的问题。疫情期间,财政紧缩开支,强调要过紧日子乃至苦日子,正常开支尚且要有所压缩,更遑论新增项目?遂翻箱倒柜,得悉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曾于1996年慷慨捐资500万元用于支持广东省作家协会办公大楼筹建,后因省政府资金到位,仅使用部分经费用于购置设备和修缮。广东省作协遂致函霍英东先生二儿子、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协商启用霍英东先生捐助的资金,用于编纂出版《广东文学通史》,并每年推出《广东文学蓝皮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霍震寰先生随即复函表示支持,并肯定出版计划“既传承书香,亦惠泽后学,不仅能起到探源溯流,勾勒古今,阐幽发微之效,更有助今后地方文学事业之编修及发展”。

二、循序渐进推进编撰工作

经费落实后,各项工作遂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成立编委会、聘请学术顾问、确定总主编、执行主编、分卷主编,并委托分卷主编物色撰写人员。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21年7月21日,《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工作会议在岭南文学空间举行。编撰团队全体人员参加,大家就该项文学工程的价值和意义、框架和体例、规范和要求进行深入讨论。这也标志着《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大家谈到,要坚持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撰写《广东文学通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坚持正确史观,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话语体系。《广东文学通史》的规模是五卷200多万字,每卷的撰稿专家4人,加上总主编、执行主编、分卷主编,共20多人参与。专家各有所长,风格各异。但作为一部高质量的文学通史,要建立起一种机制,努力做到质量均衡、体现共识。按照计划,2022年10月拿出初稿,2023年5月正式出版。以此时间节点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2021年8月20日,我在岭南文学空间主持召开《广东文学通史》顾问、主编工作会议,并代表广东省作协与各分卷主编签订撰写协议。会议重新强调了编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机制,确定每个月召开一次推进会,交流前期工作,明确下一步任务,群策群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编撰工作。

2021年9月30日,《广东文学通史》编委会工作会议在岭南文学空间召开。会议原则通过《广东文学通史》各卷提纲,明确要求各卷团队以此为依据抓紧开展撰写工作,并要求统筹好六种关系,即全国地位与地方影响的关系、统一体例与各卷侧重的关系、“史”与“论”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里”与“外”的关系,以及政治立场与文学成就的关系,推动编撰工作顺利进行。

三、入史标准和地方特色

为使撰稿者在搜集材料、开展研究、撰写稿件时有所遵循,执行主编研究提出通史的编写体例、入史标准、结构类型,以供参考。其中对入史作家作了明确规定:广东籍并长期在广东生活和工作的作家及其作品、长期居住广东的非广东籍作家及其作品(当代一般5年以上)、古代北方流贬到广东的作家诗人及其作品;入史的作家诗人,一般应有文集或专著问世,并在全国或全省有较大影响等。其他情形的则强调在地性,比如,唐朝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写的《祭鳄鱼文》、宋朝文学家苏轼应邀撰写的《潮州韩文公庙碑》,均属于广东作家作品;离开了广东,创作的也非广东题材,就不能算是广东作家作品。

岭南自古虽谓鴂舌蛮荒之地,却也是最早得风气之先。其文学与大漠西北迥然有异,也极大区别于江南水乡。广东文学的脉络如何、特质如何、在全国大局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更是通史必须明确和把握的重大问题。为此,总主编、执行主编、分卷主编在2022年4月29日,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务虚会,就广东的文化逻辑、文学逻辑、理论逻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初步厘清了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的发展历程、从边地到腹地到前沿的进取精神、从雄直之风到慷慨豪迈到勇于斗争的革命谱系、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市民性的文学品格。这些品质是广东文学区别于别的地方的文学的鲜明特色,必须尽量贯彻到通史各卷的撰写中。比如“海洋性”的特质,从唐朝诗人张九龄诗歌《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当代作家杜埃长篇小说《风雨太平洋》等,无论是题材选择、主题呈现,还是艺术塑造,都一以贯之地彰显了这一基于地缘优势而格外丰厚的文学资源。又比如,革命谱系中的广东左联作家,在现当代革命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其中,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是广东潮州人,牺牲时只有24岁,却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左联重要作家洪灵菲也是广东潮州人,他创作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流亡》三部曲”在内的大量文学作品,总计约400万字,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草创时期的重要收获。其中的一些作品散佚在外,撰稿者在寻找文献、抢救文献、消化文献的过程,就是集腋成裘、提炼史观、形成评价的过程。洪灵菲的作品涉及革命流亡、出国留洋等,行文中经过不同的地方,伴随潮汕话、粤语、英文、南洋话,多种语言杂糅与异国风情形成的国际视野和革命叙事,便构成了近现代以来广东文学兼容并包的创作特色和开眼看世界的文学自信。

近两年,编撰团队共召开13次会议,凝聚共识,讨论提纲,切磋写法。在学术顾问的指导下、在编委会的支持下,编撰团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夜以继日,终于按照规定时间完稿,并在分卷主编、执行主编、总主编三轮统稿后,将齐、清、定的全稿于今年二月底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四、为广东作协成立70周年献礼

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曾说过:“任何事情开始时都是梦。”撰写广东史上第一部文学通史,曾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可谓广东文学界、学术界一大盛事。在整个撰写过程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术顾问陈春声、黄天骥、刘斯奋、陈永正给予悉心指导、把关定向,彭玉平、陈剑晖、林岗、纪德君、陈希、贺仲明等执行主编、分卷主编统筹谋划、沟通协调、提出规范、督促落实。工作团队陈昆、周西篱、林世宾、邱海军、杨璐临等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保障有力。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总编辑李红强、社科部主任付如初等,严格把关,加班加点,精编精印,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出版任务。

今年是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值此丰收之时和喜庆之日,通史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回想起今年元宵节过后,通史执行主编、第一卷主编彭玉平教授发来其刚刚完稿的第一卷绪论,并附“感赋”一首:“粤文一卷费思量,唐宋明清气渐扬。百越古风深底蕴,融通南北自堂堂。”

我读完,受到感染和触发,我也拟古风草成一首,不拘格律,达意而已。诗云:“彭公积厚自雕龙,化繁为简意葱茏。追寇入巢溯源流,别具只眼识诸公。山林皋壤时空换,涓滴巨澜赖有容。系出一脉雄直气,敢为人先唱大风。”(《读彭公一卷绪论有感》)这首小诗虽因彭玉平教授诗作缘情而发,其实也是为全体撰写团队诸君而作。由于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加上撰写团队受到学术视野和各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本人才疏学浅,通史疏漏不妥甚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学界方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将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适当时候加以修订,俾使通史日臻完善,嘉惠学林。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