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路魆 |《夜叉渡河》:一种罪与罚的救赎困境

更新时间:2023-06-14 来源:肇庆作协

640 (1).jpg

近日,肇庆籍90后青年新锐作家路魆的《夜叉渡河》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幻想现实主义短篇集,收录10篇作品,以想象力和文化符号重编现实之经纬,打开追寻精神原型之路:有夜叉传说和山海经的现代演绎,有《变形记》的拆解戏仿,也有因痴迷于阿金图电影和斐波那契曲线引发的悬案……题材涵盖志怪神话、民间传说、符号学、电影叙事、斐波那契数列等等。作品充满着变动、摇晃但又果决的思考,敏锐激越,神秘氤氲,荒诞精彩,情节富有玄机,引人入胜。

路魆擅长以现代寓言的讲述方式,将虚实结合,用性格行为都颇为怪异的人物、纷繁的意象、仪式感的场景,一起构筑一个让人感到陌生、又切实存在的世界,他善于将现代性赋予古典元素之中。书中“新南方写作”中的独特写作手法,浓郁的南方氤氲奇诡的美学气质,结合超现实的变形想象,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卡夫卡式的现代主义色彩,又有爱伦·坡式的黑暗浪漫主义审美……

近日,西江日报记者袁丽娟就这本书的创作问题与路魆展开了对话。

记者:对本书名《夜叉渡河》,该怎样理解呢?

路魆:夜叉在神话中,本来是能泅擅渡的角色,但在这里,眼前的河已经不是它熟悉那条河,有了逆水行舟般的困难。这个题目实际上暗示一种罪与罚与救赎的困境。

记者:给读者们介绍一下您的新作《夜叉渡河》是一部什么样子的书?以及您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

路魆:2020年阅读黄锦树的小说,看到菩萨渡河几个字,我当时心中一动:如果渡河的不是慈悲为怀的菩萨,而是本性凶恶的夜叉,又将有什么样的故事?于是,《夜叉渡河》这个题目便产生了。而故事的背景,则是根据我和我爷爷的一段往事而设置的,虚构叙述,结合回忆,风格上还是偏向于亚热带的南方气质。潮湿、骚动、不安的南方世界,人物为了灵魂的完整而选择救赎的道路。

记者:您在短篇《夜叉渡河》中写爷孙,艮、坤等虚构人物,通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描画和人物对话等细节,呈现出丰富的场景和独特气质,您是怎么做到这种创作的?

路魆:《夜叉渡河》有一个文本的气质来源,那就是《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故事,整篇小说是建立在人物对夜叉国故事的解读和臆测上的,因此也就带上了一丝古典神秘的气息。而里面的丰富场景,大概也是源于自己对南方生活的观察和运用,在小说里呈现一个诡谲的南方世界。

记者:您为什么以粤语对话作为书中的开端?

路魆:粤语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可以增加小说的地域性辨识度。加之,粤语本身作为我的母语方言,每个创作者也许都有一种愿望,尝试在作品中回归母语,创作带有自身语言烙印的作品。但方言的运用也需要克制,毕竟我追求的不是母语本身,而是母语为文学带来的全新体验。

记者:书中收录的十个题材广泛的作品,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是否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您自己最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

路魆:每个故事追求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夜叉渡河》是关于河流与救赎,《最后一次变形》是关于戈壁与自由,《臆马》是关于物质与本体,《幻想几何学》则是探讨符号与爱情。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是人物对于符号的沉迷与解读,符号背后代表的是人类的共同潜意识。我最喜欢的除了同名短篇《夜叉渡河》,还有《最后一次变形》。其实每一篇小说都有我喜欢的核心创意,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将它们选编。

记者:如何看待推荐人对本书的评语?(导演毕赣:读完路魆的新书,房间都长满了野草。)

路魆:毕赣导演对这本书的评价,我猜还是源自小说里纷繁的南方元素,潮湿燠热的气候,幻象丛生的风景。这句话简单易懂,又切中了这本书的气质。阅读能使人产生对处身之所的感受变化,读《夜叉渡河》,房间里仿佛也变了亚热带。

记者:您如何看自己的短篇小说的创作?能剖析一下本书的意义与局限吗?记得上次采访您说过,希望今后能创作长篇小说,现在有开始谋划了吗?

路魆:短篇小说是一次短暂的闪爆,却久久炫目。短篇小说是我最常创作的类型,也是我擅长的类型。这本书在篇目的挑选上, 我试图平衡文学艺术性与可读性,找到更多的读者。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暗子》已经出版,下一本长篇还没有计划。长篇需要的力气和耐心都是更大的,我一直在等下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