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郑秉多 | 文学的拓荒者

——张俊彪《传记文学》思想探源

更新时间:2023-07-28 作者:郑秉多来源:广东作家网

张俊彪在《我与我的传记文学》一文中说:“我决定用传记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手法,表现我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运用具体的人物或事例说明抽象的东西,尽可能地以现代与古代作比较,以今人与古人作比较,使过去的史还了它应有的本来面目,显得格外生动与真实。因了这原因,我才写出了那几本作品来。”(《追忆过往岁月》262页,以下简称《岁月》)。他为此倾注了极大心血。1987年农历三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在海南举办全国传记文学座谈会,并在这个会上,酝酿成立传记文学筹备小组。

张俊彪传记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赘。需要进一步考察的是,他为什么钟情于这一文体?这个文体的创作,反映了他怎样一个情怀?我从他的作品和访谈中,探测到以下渊源:

一、刚直血性。张俊彪的身世,我在《奇人·奇迹·奇文》一文中已有详尽叙述。母亲营养不良,竞日劳作,不足月,过早把他降生在牛圈;自幼受饥饿煎熬,饥寒交迫;他因是外来户,深受封建宗法欺凌;他被人暗箭投射,备受冤屈误解;他为争得生存空间,尝尽了人世间酸辣苦甜……这些恶劣的生存条件,锻造了他刚直不阿、血性十足的天性……这些内外生存条件,造就了他刚直血性的男儿本色。在他能操起笔的时候,自然能秉笔直书,说真话,讲实情。

二、无畏胆识。张俊彪出生在当年红军活动的陕甘宁边区陇东一个小山村,从小耳濡目染红军流血牺牲的故事。他以过人的胆识、无畏的精神,担负起了这个使命。正如他在《我的传记文学缘起与写作》一文中所说的“我从骨子里同情那么多为革命胜利而牺牲的英烈们,特别是为革命成功而流血负伤却漂泊的山野志士……于是我想到了写作,还原生活真实,存照历史文献”(《岁月》275页)。这是何等慈悲的菩萨心肠!

三、慈悲情怀。通览他的全部作品,无一不闪灼着人性之光。从他的儿童文学到传记文学,从他的小说到思想札记,无不充满着一种人性关怀。读他的儿童文学,感到童心充盈;读他的传记文学,充满正义和良知;读他的思想札记,一种清醒的理智和深邃的哲思跃然纸上。张俊彪在总结创作传记文学时是这样说的:“有出息的作家,首先应当使自己成为思想家,其次便是学者。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来……”(《岁月》263页)

作者后期小说《幻化》三部曲(《人世间》《日环食》《生与死》)通过人物幻化,写透了人性的善与恶。他的小说《曼陀罗》通过人间、地狱、天堂的相互观照,剖析了人性固有的劣根性,对真、善、美的崇拜和向往。

四、瑰丽梦想。张俊彪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秉笔直书,塑造真、善、美的典型,来教化人们一心向善,让这个世界少点妒忌心、自私心、争斗心、杀戮心,“使人世间到处充满爱”。《幻化》三部曲中三个主人公的形象,思想常常幻化出农民小生产者的底色。作者梦想就是追求人间公平、正义、平等、友爱、和谐的瑰丽梦想,而把救治社会弊病作为他创作的使命和担当。

张俊彪在被聘为《华文月刊》专栏作家后,写起了传记散文,追忆过去美好的人和事。他的作品结集为《追忆过往岁月》出版。年过“古稀”,追梦不懈,这不能不使我投以崇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