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王十月 |《作品》的突围

更新时间:2023-08-08 作者:王十月来源:文艺报

我从2000年开始做编辑,中间自由撰稿三年,2008年进入《作品》杂志社,从业21年矣。常听老一辈编辑讲文学期刊当年盛景,惜未曾得遇。我到《作品》时,杂志社人才济济。时广东作协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诸多体制外的青年入作协机关前,先在《作品》杂志社落脚,盛可以、魏微、黄金明、世宾,他们后来陆续去了作协机关。我当时的梦想是去文学院当专业作家,领导说,先在《作品》落脚后徐徐图之,徐徐一图16年。我大约是国内文学期刊学历最低的社长、主编,想来作协领导为扶正我也是顶住了不小压力的,现在网络上还有人骂,说让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家伙担任堂堂一省文学刊物社长主编,实在荒唐。想到前任主编们,欧阳山、萧殷、秦牧……我办公室就挂着他们的照片,老先生们每日里盯着我微笑,感到肩上担子不轻。欧阳山自不用说,他的《三家巷》是岭南文学的经典,秦牧的散文影响过一代人,而编辑家萧殷先生,他自1978年任《作品》主编,前后不过三年,而这三年,《作品》六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经他手发现的新人,陈国凯、吕雷、杨干华诸先生,更是成为后来广东文学的栋梁。

文学期刊不景气,影响力一天不如一天,这是不争的事实。

杨克任社长时,曾找我谈话,策划改版。我想了几个栏目,一个是“大家手稿”,一个是“民间诗刊档案”,还有一个“跨界”,一个推“90后”的,开始叫“浪潮1990”,后来改为“90后推90后”。新一期出来,有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意思。当时主要的想法,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留一份珍贵的资料,也有拉名家为我们撑腰壮胆的意思。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大家手稿”成为了杂志的品牌栏目,迄今已十年,刊发了陈忠实、哈金、残雪等一大批国内外名家的手稿,为后来人研究当代文学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民间诗刊档案”则对国内有影响的民间诗刊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团结了一大批诗人,将《作品》杂志的影响力通过民刊辐射开来。“浪潮1990”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时只是想发现一些新人,想到文学期刊错过了“80后”,不能错过“90后”。一次在韶关采风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90后”自己来编,于是有了“90后推90后”。我回来把这想法对郑小琼说了,她认为很好,我提了一个很初步的想法,小琼是行动力超强的人,她回来就落实,很快建了“90后”作者群,大家相互介绍,很快群就满员了,也确定了栏目操作的细则,一期推一男一女两个作家,第一期的作者第二期成为编者,编者从来稿中选出3篇,然后群内投票,票高者下一期发表,以此类推,真正做到了“90后写,90后编”。当时全国文学期刊还没有人关注“90后”,这样的形式在年轻人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年下来,我们推出了一大批作者,他们中间许多人成为了今天“90后”写作的中坚力量。一次和当时还在《文艺报》的刘秀娟老师说到“90后”,她也很感兴趣,于是《文艺报》开设了“新天90后”专栏,这个专栏的稿件由《作品》初选,慢慢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文学期刊的“90后”浪潮。《作品》杂志则再进一步,请“90后”文学博士徐威开设了“90后观察”专栏,由“90后写,90后编”再升级到“90后评”,这个专栏的文字后来结集,入选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再后来,这个栏目成为了今天的“网生代@”,专门刊发在校大学生的稿件,今年推出的栏目“超新星大爆炸”是这个思路的特别版。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办好《作品》杂志,我的思路算是慢慢清晰了起来。

我任社长、主编之后,明确提出了“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的办刊思路。

这时郑小琼从副社长改任副主编,内容更多交给她来负责。我们对文学有比较相近的看法,而且也都想将刊物办得更好,有志让《作品》从当下文学期刊的窘境和文学期刊现有的格局中突出重围。这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内容经典化”,字面意思,自然是选稿要精,要有经典意识,但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要有文学史的眼光。我们针对“内容经典化”策划了两个栏目,一个是“经典70后”,“70后”一代作家是当下文学的中坚力量,也是文学期刊品质的保证,但“70后”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于是我们邀请了盛可以、魏微、乔叶、付秀莹、鲁敏、黄灯、梁鸿、塞壬8名女作家,徐则臣、石一枫、弋舟、田耳、张楚、李浩、阿乙、卢一萍8名男作家支持这个栏目,前后用了三年时间,刊发他们最新的作品,并请研究者为每位作家撰写一篇三万到五万字随笔风格的作家论,后结集为《经典70后》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个栏目在文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集后也收获了不少好评。“大匠来了”是访谈,访谈不新鲜,但“大匠来了”定位为“大匠”,我们不惜版面,五六万字的访谈都全文发,又是以专栏的形式连续刊载,意在为当代文学留下一份深入全面的访谈,目前已经推出了汪曾祺(访谈对象为汪朗)、贾平凹、阎连科、毕飞宇、韩少功、王安忆、刘震云、余华、莫言、余秋雨、东西、李洱、欧阳江河、于坚等20余位作家、诗人的访谈,我们计划访问36位,并由花城出版社分卷出版,每六到八位作家出版一卷。

我们的想法,是将这两个栏目做成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无法绕过的文本。

“传播大众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别难。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做文学就该安安静静,觉得我们在哗众取宠。但在我看来,安安静静是作家的事,办刊人在当下不能安静,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有文学期刊的存在,你得首先让他们看到你,接触到你,然后才可能了解你,爱上你。为此,我们全方位发力,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小红书、微店都有涉足,我们做过调研,在文学期刊中,我们的新媒体算流量居前的。当然,这都是常规化的手段,文学期刊几乎都在做,我们还有一些非常规的大众传播手段,比如成立《作品》评刊团,我们评刊团有近500名成员,遍及全国各省,另,美、英、法、德、澳等国也有许多留学生加入评刊团,评刊员中有工人、农民、作家、教授,最多的是高校学生。我们给评刊员寄赠新刊,定期组织评刊员研读作品,举行线上研讨。到目前为止,评刊员写作的评论文章数千篇,这些评刊文章,都会在各类报刊、网站、公众号上发表。我每到一地参加文学活动,都会遇到我们的评刊员。有一些年轻的评论者,从我们的评刊员成长为风头正劲的批评家。另外,我们还创新稿费发放机制,在基础稿费之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线上评选,由读者投票选出一批作品进行二次稿费奖励,年终再投票产生三次稿费,投票人数最多的一次高达37万人。这样做,主要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了解《作品》。

现在杂志社是历史上人手最少的时候,人人身兼数职。好在大家都理解,开玩笑说现在比从前累多了,但看着刊物的影响力一步步提高,表扬的声音越来越多,《作品》成为一种现象被学者研究,大家也更多了一份荣耀感和使命感。说起来我只是动动嘴皮子,是郑小琼执行力强,能将我的想法变成现实,李京春心思细密时时为我查漏补缺,加之这两年补充了新鲜力量,周希言、胡破之两个年轻人上手快,郑旭彬、鄞珊、张丽几个老将给力,大家各司其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品》的突围之旅初见成效,也借此对同事们说一声,辛苦了。

(作者系《作品》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