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南方镜像与湾区诗写 ——以《广州文艺》“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为例
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梁智强来源:广东文坛
自2016年起,《广州文艺》率先在第6期、第12期“新诗”栏目推出“广东诗人专辑”,以专辑形式大容量刊发广东诗人的作品。2019第6期、第12期,“广东诗人专辑”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此后每年两次集中展示大湾区诗歌创作现状。该专辑聚焦大湾区文学力量,每个年代的诗人皆有所兼顾,重点刊发反映大湾区建设生动实践的诗作,力求多角度推介大湾区名家和新锐,形成互融共通的湾区诗歌图谱。截至2022年,该专辑共推出90余位湾区诗人的作品,并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多首诗歌入选年度选本。纵观这些作品,具有某些共同的艺术特色。
一、生命经验的理想化表达
徐敬亚、杨克、卢卫平、世宾、黄礼孩、老刀、旻旻、林馥娜、远人、阮雪芳等实力诗人的作品依然是大湾区诗歌创作的“塔尖”。与青年诗人不同的是,他们的诗歌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向度。
徐敬亚的《云端上的仙女》把西藏的格日措比作“仙女”,使得全诗弥漫着端庄秀丽的气息,“仙女”不仅是对幻化的未知之境的隐喻,更是一种对远方事物的美好寄托。杨克的《大国工匠》聚焦大湾区各行各业的“手艺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劳作。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的工匠精神,恰是与奋楫扬帆的时代精神特质“无缝连接”。卢卫平的《307房的蝴蝶》由两只飞进房间的蝴蝶联想到舞曲、秋梦和春意,从经验层面对汉诗的精神维度进行拓展。诗中的每个意象皆与心灵息息相关,阐释着真实的个人体悟。蝴蝶饰演“闯入者”的角色,却又令诗人享受着与众不同的欢愉,酣然入梦。
世宾的《蛙鸣》延续了其“完整性写作”的诗学概念,也印证了诗人多年所坚持的真诚和诗心。不定的命途、持续的痛感和无形的孤独,营造出一种迷离的幽思,让“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增添了一种莫测的凝重感。在诗人对固有经验再创造的过程中,唯有“大地的震颤”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黄礼孩的《有什么在塑造着我们》如同一场随心所欲的短途旅行,这种自我行走更贴合诗人的意趣。每一次与往事重遇,都像是一种穿越的创造,岁月的雕塑在这首诗中有着极高的完成度。老刀的《胡琴》叙写了一种言不由衷的父子之情。父亲答应给儿子做一把胡琴,可直到去世也没做成,儿子也“一直没敢问”。这把悬空的胡琴在儿子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的心结,其引起的“后遗症”从儿子的童年延续至今。
旻旻的《时间有雨水》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闪光点,构筑一座理想主义的“城堡”,在那个美好的“他世界”里,静静地隐居其中,与过去或未来的命运相视无语。林馥娜的《无物之实》悄然融入心学元素,显现出“诗画一体”的气质和观念。水唇对应水月,虚竹对应镜花,而它们的本质皆与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相契合。
远人的《灵感旅行的时候》,俨然一座随时开放的岁月博物馆。在灵感的引领下,那些“陌生的礼物”如同复活的记忆,连通了现实与过去之间的断点,骤然具象起来。阮雪芳的《观道》充满智性的禅思,从诗化的词句中还原妙不可言的城市记忆,体悟奇特生命体验背后的人文情怀。在诗人看来,“观无”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并不因“一湖雨水”或“菊花细落”而有所浮动。
还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诗歌也值得关注。黄金明的《雨在言说》借助雨的声音,打开重返故乡的“突破口”。游子衿的《荆棘鸟》接续象征主义的传统,塑造了一只长大后远走的自由之鸟的形象。蒋楠的《车前草》结合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运用奇特的中医学术语铺设自然之道。姚中才的《落日之美》以一种诗意的方式与黄昏相遇,直抵时光深处。张况的《海寿,一叶知秋》试图定格“梵音悠悠”的秋日记忆,进行固有思维之外的另类尝试。倮倮的《鹿鸣湖》把眼前的风物幻化为内心的丰富景致。
此外,龙扬志的《梦里河山》、盛祥兰的《一块石头》、邓醒群的《茶园之外》、 郭杰广的《时间脱臼的声音》、杨莲的《镜台》、范明的《下雨的时候》、高世现的《悬崖之上》、熊正红的《格拉拉的琴声》,以及香港诗人何佳霖的《今夜,我等黑颈鹤》、澳门诗人姚风的《题山中一棵枯树》等短诗,意象纷呈,技法臻熟,耐人寻味。
二、南方以南的“以梦为马”
“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推出的青年诗人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他们遍布湾区各大城市,尤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居多。
在《隐秘的秋天》中,郑小琼以现场感与画面感筑起诗歌的精神内核,在语词之间建造一座象征森林,她所选取的意象都是身居之地的确切投射,仿佛一面鲜活的镜子。冯娜的《食客的信仰》注重传统风韵与现代经验的融合,早年的生活经历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袁绍珊的《观景台》如同城市人释放自我的“减压器”。诗人投入自然怀抱,眺望远方,忽觉视野豁然开朗,然而远方和未来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吴燕青的《山色青碧替我长出思念的翅》,既有对青春记忆的记录,更有对时光和万物的观照。
安然的《空白场》浓缩了一部属于自身的、解构心灵的个人史,并对此进行了哲学、心理学层面的延伸。越槟的《万全之夜》意蕴无穷:“我们全提着灯走在夜里,再怎么亮/阿尔法,都是以最暗的部分相遇”。林翰的《卧山》取材于日常物事,诗人善于从细微的内心感悟中洞察世情,寻访隐匿于荒芜角落的唯美诗意。张雪萌的《继续行走》,透过凝练的意象,挖掘面向荒野的精神价值。
蒋志武的《肖像》如同“一幅时间的蓝图”,完成了一次豁然开朗的灵魂穿越。余史炎的《孩子》以诗的方式回归童年,只为寻找像孩子们那样“清澈透明的内心”。泽平的《树》揭示了现代城市人的矛盾心态,他们盼望融入群体,却又愿意“化作一个孤独的人”。云影的《芒草》从诗歌层面体悟艺术哲学,传递着一种深刻的自省意识。叶春生的《羊》有着细腻淳朴的文本质地,诗人对儿子的厚爱使其诗歌更显温暖。林丽筠的《瞬间》以寓言化的叙述方式介入诗歌现场。许晓雯的《珍珠狂想曲》如同悦耳的琴声,诗人透过奇特想象探索天外奥秘。
三、湾区诗群的创造性书写
岭南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衍生出粤港澳大湾区诗群(以下简称“湾区诗群”)的独特面貌。在当代中国诗歌版图中,湾区诗群呈现出创作观念的前瞻性、艺术视野的开放性、书写形式的多样性三大特点。
湾区诗群在创作观念上具有前瞻性。“完整性写作”“中间代”“70后”“打工诗歌”等诗歌概念层出不穷,不断拓宽国内诗论研究的新路径,引起文学界、学术界的广泛探讨。这些诗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广东的民间诗刊密不可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民间诗刊应运而生。1986年,《面影》诗刊在广州创办。这份诗刊在诗人圈中曾一度“火热”,其在诗歌界的影响和地位,甚至能媲美公开发行的刊物,可惜于1997年停刊。还有《女子诗报》《诗歌与人》《羿诗刊》《打工诗人》《行吟诗人》《赶路诗刊》等民刊,构建了“枝繁叶茂”的民间诗刊图景。
90年代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广东诗人尝试运用网络平台展示诗歌。2000年,国内首家拥有独立服务器的诗歌网站“诗生活”在深圳创办,还有“诗江湖”网站、“一刀文学网”……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姻”,再次激活诗人们的先锋因子,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
湾区诗群在艺术视野上具有开放性。20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广东高校均有由学生创办的诗歌刊物,马莉、陈少华、黄灿然、尚均鹏、朱子庆、温远辉等诗人正是这些刊物的创办者,他们崇尚“实验性”诗歌写作,力图摆脱固化的藩篱,从现代主义的审美中寻求改变和突破。与此同时,野曼、林贤治、郭玉山等诗人,也意识到传统视野的局限性,纷纷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探索更为广阔的诗歌写作方向。
新世纪以来,杨克、世宾、黄礼孩、郑小琼、冯娜等广东诗人的作品在海外影响日盛,他们的诗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俄、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印尼等多国语言,并斩获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奖”、罗马尼亚版权总公司“杰出诗人奖”、黎巴嫩文学奖等奖项。
湾区诗群在书写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代际作为诗歌研究的关注点,有着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不同年代出生的诗人,诗观必然存在差异。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造就了诗歌创作的多种面貌。个体经验的畅然表达,审美意识的巧妙渗透,言说方式的推陈出新,成为湾区诗群与时代对话的契合点,凝聚成难能可贵的诗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