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省作协组织青年作家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
更新时间:2025-05-09 来源:广东作家网
5月8日下午,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带领青年作家一行,前往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郭松延,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主席逄贝(庞贝),省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吴君,深圳市文联秘书长、组联部主任江冠宇,省作协主席团成员、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秦锦屏,省作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周智,副秘书长、社联部主任陈蕾,副秘书长、组联部主任陈宇,以及新会员作家、青年作家代表等50人参观展览。
“大潮起珠江”展览以广东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为“主线”,依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按时间顺序分为序厅、“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尾厅五个部分,全面展示广东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生动再现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大突破的壮阔历程,深入反映广东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向欣表示,组织本次观展活动是省作协着力构建新时代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1+2+3+N”工作体系,实施文学六大工程特别是“文清气正”文学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在“大潮起珠江”展览中,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光荣在列,这既反映了党和政府充分肯定在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中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人民群众高度认可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陈国凯、张永枚、金敬迈、梁信等老一辈文学家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充分考虑时代与文学、文学与人民、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发展等多重关系,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忘初心,不畏艰辛,不断攀登人生和艺术高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中国故事的精彩缩影,是文学创作的一方沃土。紧扣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青年作家的重要使命。通过沉浸式学习改革开放历史,激励引导青年作家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扎根广东改革开放这片文学热土,争当新时代文学的“弄潮儿”,打造更多深入人心的时代精品,以文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聚集到展览馆,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和图片,认真听讲它们背后的故事,沉浸式参与互动项目,回顾广东的过去和今天,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作家们纷纷表示,今昔对比的图片和展品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革,蕴含着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和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值得文学大书特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
“今年是我南下广东的第三十个年头,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历史意义有着更多的体悟和认知。”庞贝回想个人经历,感慨万千,“广东作为近现代社会变革风潮的引领者、先行者,应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资源,而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本身也给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宝贵的启示。”
观展过程中,由省作协提供的一张 “1979年7月,广东文学院成立”珍贵照片吸引了作家的目光,大家长时间驻足品味,久久不愿离去。吴君动情地说:“广东文学前辈以文化活水滋养着岭南大地,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最重要的篇章。他们的存在无疑是广东最闪亮的名片。广东作家被放在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既是广大作家的光荣,更是对青年作家的期待。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如何书写这座城,如何挖掘大湾区这个文学富矿,是摆在每位作家面前的新课题。”
00后作家曹悦童看展后感触颇深,她表示,从40年沧桑巨变中,看到前辈敢闯敢试的魄力,也深感新时代青年需接过创新接力棒,用文字记录更鲜活的中国故事。广东是一块蓬勃发展的热土,一个写作者只要真正置身于这块热土,投入其中,就会发现里面蕴藏着无尽的文学能量。
95后作家武捷宇认为,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传统制造到智慧领航,从边陲小镇到国际都会,桩桩件件,皆是广东敢为人先的生动注脚,句句章章,尽是勇立潮头的奋斗长歌。
“这里的每一个脚步,都深深烙印在新中国成长复兴的轨迹上,书写着党和南粤大地万千人民的奋进历程,彰显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为当下和未来的我们如何继往开来、再攀高峰,提供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85后作家杨肖坤表示,“要用好文学之笔,描绘多彩河山。”
(文:组联部 图:陈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