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专题 > “十百千万”挂镇联村作家作品 > 散文
范全 | 红山,魅力茶乡
更新时间:2025-06-26 作者:范全来源:广东作家网
红山,一个位于韶关市仁化县西北部的山区乡镇,她原来的名字叫“烟青”。后来,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而更名为红山。
有时,我自己也弄不明白,一个乡外人对大山深处的红山会如此着迷,令我近些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红山。
一次,我与几位影友、茶艺师到红山镇南部的白毛茶生产基地探访。那天,正好是春分节,春和景明,大地飘香;万亩茶园,春意盎然。沐浴着浓浓的春意,我们探茶园、观采茶;访茶农、品茶香;游库区、赏美景,巧遇采茶姑娘在新一年的头次“开采”,看到了春分时节的第一篓新茶,闻到了茶艺小姐泡制春茶的第一缕香气,亲身领略到了“满园春色满山香,一处体验一次醉”的迷人意境。
蓝天、云雾、碧水、青山,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岛形、螺状、梯样、塔式,一个个绿宝石般的茶园镶嵌在山间湖畔;诗行、乐谱、典故、传说,一种种文化元素在充满春色的茶园中显现;种茶、采茶、制茶、品茶,一次次场景的体验,让我们从茶艺、茶礼和茶道中品尝到了白毛茶的茶风诗韵,叫人从内心里发出茶园春色陶人醉的赞叹。
2022年5月8日,我与两位影友相约到红山水库采风。和以往不同的是,同伴中多了一位无人机的“飞手”,我们打趣地称此次红山行是“喜乘‘大疆’瞰‘茶壶’”。
水库,指的是高坪水库。竣工于1982年冬的高坪水库位于红山镇南部,水库库容6350万m³,水面面积3000多亩,库内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岛屿10多个,水库四周,群山环抱,茶园装点,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景。若是在清晨或是在雨后初晴之时,站在水库大坝向库面眺望,则可见清澈的水面,雾气蒸腾,飘飘渺渺,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此情此景,会让人心生高坪水库就是一个天然“大茶壶”的遐想。
当日,远处的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我们沿着红山东坑观光茶园边的梯级步道,登了茶园的观景亭。站在茶亭高处远望高坪水库,让我有了“一镜平湖溢兰香景醉宾客,百园贡茗呈诗韵情满茶亭”的联想。紧接着,“飞手”遥控着无人机“大疆”,在观景亭前起飞,提升一定高度后,东翔、南飞、西游、北绕,在水库上空环绕一周,又以南端为起点,沿着水库中轴线的上空北航……我们观赏着从“大疆”传回的画面,犹如“乘坐”在“大疆”上俯瞰大地,让我有了从高空观赏群山、水库、茶园的另一番收获:绿色的半岛、小岛,可一个又一个地信手点来。而这些半岛、小岛,有的似巨轮或渔舟,有的如田螺或蘑菇;更有的像蓄势腾飞的大孔雀或展翅高飞的金凤凰。
记得有一次,我与韶关市区来的影友在管理人员的引领下到红山探秋,目的地是广东省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37万亩,其中属红山境内的3.3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特别是华南虎、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5万亩,都是原始森林,林木茂盛,空气清新。
那天,已经是仲秋时节的日子。于是,我们想去观赏一些象征秋色的植物,如银杏、枫树等。来到一个名叫周洞的地方,我们在相隔不远处就看到了两棵古枫,一棵长在公路边,另一棵立在金黄色水稻梯田的顶部,稻子、古树、茶园在这里和谐共处,是保护区中缓冲区、核心区和实验区科学布局的一个缩影。两棵古枫,直观看上去,树龄都超过百年,但依然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我走近路边的那棵古枫,与古枫来了个亲密的拥抱。树还真大,一个人合抱不过来。再细看从树枝伸展下来的枫叶,还看不出枫叶有入秋的迹象。
离开保护区之际,管理员指点前山,介绍这是典型的南亚热带阔叶林群落。当时,因离得较远,面对树林,我们讲不出那一丛绿色下长的是什么树,也辨不清除了浓淡不同的绿色外,还有其它什么颜色。但我想,是科学的管护和实验,给这里的群山赋予了诗情画意的“绿”,为这里的秋天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春”。
一个大雪时节的日子,几位家住珠三角的亲戚远道而来,想到粤北的山乡走走。于是,我又想到了红山。是日,在位于高坪水库大坝旁的田螺塘半岛茶园,我们不仅饱览了茶园的美丽景色,而且还巧遇白毛茶冬花绽放。只见花瓣洁白、花蕊金黄的茶花,或结伴叶下,绽放枝头,或含情脉脉,笑脸相迎,更有的在翩翩起舞、对唱茶歌……贴近茶花,蜜香袭人。客人们赏美景、游茶园、观茶花,和茶树拥抱,与茶花合影,流连忘返。而我却把《茶花怒放傲风霜》《疑是仙女下凡来》等一幅幅美图摄入相机,还情不自禁地吟起了《银毫茶花咏》:冬到寒风起,银毫茶花开;白衣金蕊秀,仙子下凡来;怒放傲雨雪,蹁跹舞绿台;昔赏叶滋味,今识花神采。
2020年8月和今年3月,我随着韶关作协、仁化作协“走进红山”采风团,又两次踏上红山这块红色的热土,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跨过的桥,聆听当年发生在红山的红色故事:在新田村,我们参观了红一军团指挥部遗址,看到了红军战士夜宿新田村时的那棵470多年树龄的红豆杉、古树群和泉水井、猫耳洞、土纸厂等遗址、遗迹,听到了当地村民为红军带路,红军卫生队给村民留下药品转移担箱、村民请红军喝老陈茶和用老陈茶为红军疗脚伤的故事;在新白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山间小路,参观了红军桥,瞻仰了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领略了新白村的新风貌;在中国白毛茶原种园,我看到,那些27年前只有10多厘米高的单株无性繁殖的纯种白毛茶苗,已变成了一条条1米多高的青青茶带,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美茶园……
回想起自己多次走进红山,春访茶乡,夏游水库,秋探高坪,冬赏茶花,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追寻红色印记,一次有一次的新感受,一次有一次的新收获。并想,我还会继续前往,因为,我想聆听到红山采茶姑娘演唱的《敬茶歌》,还想见到梦中那棵在古茶树群中的“古茶王”;更因为,在红山,有一本展示美丽茶乡的绿色画册邀我去好好欣赏;有一部记录当年红军长征过红山史实的红色经典需要我去细细品读;有一部叙说红山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奋力坚守与创新的传奇故事需要我去静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