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专题 > “十百千万”挂镇联村作家作品 > 小说

罗证治 | 种金瓜

更新时间:2025-07-03 作者:罗证治来源:广东作家网


刚入夏,清晨五点许,七星村的天空差不多白亮了。

村党总支书记邓五一大步流星赶往西瓜地。他身着短衫短裤,脚丫夹着拖鞋,噼里啪啦作响,惊动了村里的狗。特别是沈三妹家的那只狗,吠声洪亮,“哄哄哄……”从声音可以判定它体型硕大,凶猛,令人生畏。

“不认得人啦!再哄,就杀了你!”邓五一没理睬它,边走边发出威胁。那狗一听熟人的斥责,立马止住吠声。

西瓜地就在村子东西两边坡地。另外,在村口还有两个大棚。它离河冲稍远,安全。他先到东边的瓜地察看。

昨晚后半夜下了一场大雨,瓜地边有一条河冲,不知河冲的水会不会涌进瓜地?坐果不久的西瓜会不会被冲水浸泡?等他急匆匆来到瓜地,站在高处,眼睛像扫描器那样扫视,没发现异样。再走近瓜地,蹲下身,翻开薄膜仔细看,小西瓜们安静地躺在地上,没有脱落。他放心了,直起身子,舒缓一下心情。

稍过几分钟,合作社的村民也陆续赶来了西瓜地。大家不期而至。他们见书记神情不慌不急,应该无碍的,也安心了。

“我说没事的,你们不信?”邓二零尔(“尔”,瑶语读“妮”音,表示已婚妇女。“邓二零尔”意为“邓二零的老婆”)张嘴就嚷,手中的梳子还在梳着散乱的长发。

“没事你又走来看?”沈七哥尔扭回头,“头发都没扎好,就跑出来了!二零哥会不会以为你出来跟谁约会呢?”

“是呀,他知道我是来跟西瓜约会的。你呢?难道你是跟哪个男人约会?”邓二零尔也不甘示弱,怼了回去。沈七哥尔没接话了。

大伙被这两个“波蕾”(瑶语,对已婚妇女的称呼)逗笑了。

“昨晚收工前,书记叫我们疏通地脚,便以排水,又吩咐盖好薄膜,保护瓜仔,看来他真神明。”村党总支委员沈志峰不由赞叹道。

在场的村民纷纷把目光聚集在邓五一身上。大家还记得,昨晚,他观察了天色,又在手机上看到天气预报,估计会有雨下。粤西北山区,夏天经常有对流雨,骤来急去。拳头大的西瓜仔禁不起大雨的折腾。农作物产量高低,往往一场雨就可能决定了。大棚的西瓜不受影响,主要是野外的。于是他叫大家做好下雨防涝的措施。覆盖上薄膜,用土将薄膜边压好。果真,天下了一场大雨。

天色晴朗了。大家分头掀开覆盖瓜地的薄膜……哗!西瓜苗青翠,充斥视野的是遍地的大大小小的西瓜仔。

“这么多瓜仔啊!”

“今年肯定比去年好。”

“今年真是种金瓜了!”

“对啊,种金瓜了!”

“亏那个八斤骂我,劝我不要入社,我才不听他!”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喜上眉头。

“一贵,有了这金瓜,你就不用愁讨不到老婆了!”不知是谁朝邓晚一贵喊。又招致一阵欢笑声。

邓晚一贵听到大家扯到他,腼腆了,露出笑意。

县内一些乡镇把乡村振兴搞得如火如荼,三排镇连水村种植鹰嘴桃,大麦山镇黄连村种茶树,大坪镇大坪村搞稻花鱼……

这天上午,七星村委会议室吵翻天。

今天的会议,就是要确定七星村该搞什么具体项目。

会议气氛很活跃、热烈。建议提了很多,说养牛养猪养鸡的,说种果树种疏菜的,甚至有人提议养殖娃娃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价钱高,一夜暴富。邻镇有一个村寨就是专门饲养娃娃鱼,据说经济效益不错。但书记有言在先,建议最好要有特色的,就是说别人没有的,而且又要符合本村实际的。大家提的多,莫衷一是,但讲不出理由。于是,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主心骨邓五一身上,看看他有什么高见。

“依我看,就种西瓜吧。”村党总支书记邓五一摸着下巴短短的胡须,像是征求意见,又像是拍板确定。

“种西瓜?”大家异口同声,以为自己听错了。

“想来想去,还是没想出新的东西来。”

“种个西瓜能致富?”

“种瓜有什么前途?”

大伙有泄气的,有质疑的,纷纷摇头、叹气。

邓五一见大家失望的样子,微微笑了笑:“我们先不要搞个高大上的项目,种西瓜,我们将以合作社的模式搞起来,上规模,有科技含量。我们种西瓜,要种新品种,种出好吃、好甜的西瓜。”

会议在疑惑中结束了。

邓五一回村前曾在广州花都区一家公司承包菜地种菜,近十年的种菜经历与打拼,赚了一些钱,也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因两个孩子要读书,户口是外地的,费用太高。他与老婆商量,决定放弃承包菜地,一家子回到家乡。第二年,村民们选他做村主任,后被上级任命为村党总支书记。随后,他还被选为县政协委员。镇委书记也找过他谈话,希望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带领七星村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然而,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村里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你在村子里见不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连四十岁前后的也少见。留在村子的尽是老人与小孩。部分村民把小孩送到县城读书,自己也在县城租房子打工,陪小孩。

他在想,要想留住人,必须有事给他干,有就业机会。他带领村民在山岭上种玉米,种番薯,种辣椒,能种的都种。

村里有好几个大龄青年,都已经三十好几了,还讨不上老婆。这也是他关心的大事。

“书记,跟着你干,能讨着老婆吗?”35岁仍未成家的邓晚一贵拦着正要到村委会上班的邓五一问。后者一愣,卡顿了。

“你说能的话,我出年就不去打工了。留在村里跟着你干。”邓晚一贵认真说。

“老弟,我想,应该没问题的。”面对叔伯兄弟的追问,邓五一犹豫了几秒,只能这样回答。

邓晚一贵决定留下来了。后来,有几个原想去打工的,也被邓五一劝说而留在村里种西瓜。

日照高温,西瓜宝贝一天天在长大。

今年,七星村所种植的西瓜,是省农科所专家推荐的,分为红肉西瓜和黄肉西瓜两个品种,个子适中,皮薄,甜而脆,价钱高。

丰收在望。七星村委将按原计划于七月中旬在村里举办“七星西瓜节”活动,旨在把七星西瓜打造成香坪镇成熟的拳头农产品。

日头落山了,天依旧晴朗。邓五一从村委办公室走出来,径直到村口的瓜棚看看。

沈志峰、邓晚一贵等人正在给西瓜施肥。

“施肥啊?老弟。”邓五一见邓晚一贵背着喷雾器边走边把喷水龙头对着西瓜喷肥水。可能是后者太专注,没看见书记走在自己的身后,也没听见书记的声音。

“书记,你放心吧,这次不是一贵屙的尿水!”旁边在配置肥水的沈七哥尔耳灵,抢先大声说。

她这句话,惹来大家一阵笑声,连邓五一也捂住嘴巴呵呵而笑。

邓晚一贵听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喷肥水。

“你们笑什么?,这么好笑的。”他有点发懵。

“不告诉你。谁叫你耳朵不好使,连书记叫你都不理人家。”邓二零尔假装生气。她是三贵的叔伯嫂子。

“我不是不理,我没看见啊。”邓晚一贵辩解。

“我告诉你吧。刚才书记问你,是不是给西瓜施尿素?”一向不爱开玩笑的沈志峰也插嘴了。

又是一片笑声。

“没有啊,全部是钾肥、磷肥啊!你们可以作证啊!”邓晚一贵老老实实说。

“哎呀,你真是笨的!人家说的是你有没有把你的尿屙到桶里面!”唐水妹见邓晚一贵没明白大家的意思,直接点醒他。

她是隔壁镇嫁过来的瑶妹,两年前,跟老公离婚了。她前夫在东莞打工,出轨了。离婚后,她带着一个女儿,留在前夫家。人长得好看,性格温和,不知那男人为何还要出轨?村里人都谴责那不知足的男人,而深切同情她的遭遇。

大家察觉,邓晚一贵跟唐水妹好像“来电”,也愿意促成他们。

“没……没屙。”邓晚一贵尴尬笑着说。

关于“屙尿”一事,是有典故的。去年春季,在给西瓜施肥时,邓晚一贵尿急,又不想到地边的厕所解决,想到反正都要给西瓜施肥,尿水也是肥料啊,据说跟尿素差不多的,于是,他就……结果呢,受“宠幸”的那几株西瓜苗隔天就“光荣献身”了。一追问原因,才知道是他的“功劳”。大家笑疼肚子,说他真聪明,直接给瓜苗施“尿素”,搞得瓜苗“虚不受补”,浇死了。他也纳闷,为啥自己的好心,得不到瓜苗的好报呢?

当初,邓五一决定种西瓜并没有得到村里普遍的认可。他也不勉强,先拉起合作社干起来再说吧。村民要入社,也是要自愿参加。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成功盘活流转土地80余亩,作为西瓜种植基地。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隔行如隔山。邓五一以前种过蔬菜,但没种过西瓜。现在搞哪一行,都不可能用老方法能搞定的,要靠科技。

邓五一去了一趟县农业农村局,邀请种植专家到村里讲课,并到地里实地指导。合作社的村民逐渐掌握种西瓜的基本要领。他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机肥,什么是无机肥,

“罗专家,人的尿是什么肥?”沈七哥尔胆子大,不懂就问。她正给西瓜苗浇水。

来地里指导的技术人员姓罗,是个年轻人。“尿是有机肥。”罗技术员说,“人的粪尿都是有机肥料。我们要注意,在给西瓜等果类作物追肥时,不宜过多使用,因为人粪尿容易导致植株速长,招致病虫害,并且,会使得瓜味不甜,坐瓜困难。”

“那就是不要淋尿啰?”沈七哥尔没完全听懂,追问。

“对的,尽量不要使用。”罗技术员接着讲,“大家最好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什么是腐熟的有机肥呢,它是指经过腐化、发酵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淤泥、腐化的树枝树叶等。”

“听明白了。看,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沈志峰非常佩服地向罗技术员竖起大拇指。

“还有,施肥也要注意三个时间。”罗技术员提醒。

“哪三个?”几个村民齐问。

“第一,天气极端炎热时;第二,雨水充足时;第三是西瓜已经成熟时。”罗技术员扳着手指头说。

“原本以为种西瓜很容易,没想到这么讲究。我们错怪了邓书记啊。”邓二零尔感叹道。

2023年初夏,七星村栽种的西瓜悄然坐瓜了。

村民们看着果实刚形成,大小为钢笔盖般大小,质地较硬,颜色为浅绿色,可爱极了。

西瓜的生长过程大致分为花期、坐果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其中,坐果期尤为关键,直接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夏季的瑶区,时常会有防不胜防的对流雨。

那天中午,大伙收工回家吃饭了。吃饱后,都躺倒在床上休息。也许是太累了,睡着了。而此时,屋外头顶飘来一大块云,一眨眼工夫,雨滴就“噼哩啪啦”砸下来。有人被雨声弄醒,但没想到地里的小西瓜。

人在县城开会的邓五一打电话给沈志峰,询问村这边有没有下雨,因为他看天上面的云很暗。接到电话的沈志峰还神志不清,说好像下吧。

“赶快去看看!快!”电话那头,听见邓五一的咆哮。

不敢怠慢,沈志峰收了手机,急忙套上拖鞋,朝瓜地奔走。

瓜畦上浮着一层水。一些瓜蕾浸泡在水中,那些没被浸泡的西瓜仔被湿泥浆粘满着,整个瓜地的西瓜叶片被雨水打翻,一片狼藉。

陆陆续续赶到的村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然后像疯子一样,冲下瓜地……

邓五一也提前结束会议,驱车赶回村子。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跟大伙一起给瓜苗复位,排水,尽量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据专家说,坐瓜期,最忌两样:浇水、施肥。因为这样很容易出现掉花掉果的情况,有些瓜苗,甚至结不出小西瓜。但,这两样,七星村的西瓜都占了。先是施肥。邓二零尔、沈七哥尔还有唐水妹,看到瓜蕾太小,觉得需要增加营养,于是,自作主张给瓜蕾“加料”。还有之前,邓晚一贵对着瓜苗射尿,直接给瓜苗“加尿素”。如今,老天又给瓜蕾“加水”。哎呦喂,我的妈!这是怎么回事啊!大伙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满脸都是苦瓜皮,无以言表。

村里的大龄光棍唐八斤得知合作社种瓜不顺的事后,幸灾乐祸:“幸亏我当时没入社,没上当。”

“抵你一世讨不到老婆!”沈七哥尔在路上遇到无所事事的唐八斤,狠狠地骂道。

该年的西瓜虽没大丰收,但也有一笔分红。人心没散。

吃一堑,长一智。邓五一决定继续种西瓜,并且扩大规模,增加两个大棚,动员更多村民入社。同时,他带动村民种上其他农作物,如丝苗米、小黄姜、番薯等,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西瓜熟了。七星村的西瓜节就定在2024年7月11日,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是瑶族的节日,俗称“六月六”。

当天,村委会前的球场整齐摆放摊位,各摊位堆放西瓜。县内的、外县的形成的人流、车流均往村里涌来。部分群众图个新鲜西瓜,要去瓜地亲自挑选。一时间,瓜地里也站满人群。

镇里的“乡村新闻官”沈秋梅到瓜地现场直播这场西瓜盛会。那些游客也忙着拍抖音,向外界推销七星村的西瓜。

村党总支书记邓五一带领几个村民正陪同县政协李主席、镇委房书记等嘉宾巡视瓜地。大家品尝了红肉西瓜和黄肉西瓜,对邓五一的工作表现大加赞赏。七星村种的不是一般的西瓜,而是乡村振兴之瓜,是金瓜。

这时,邓五一感觉到有人拉了他的T恤,回头看,竟然是唐八斤。

“邓书记,我也要种金瓜。”唐八斤见邓书记身边有大人物,心有点紧张,嚅嗫道。

“为什么?”邓五一明知故问。

“我也想讨上老婆。”唐八斤把头靠近邓五一耳边,“邓晚一贵那小子脱单了,我刚才看见他拉水妹的手。”

“哈哈哈……”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包括县、镇领导们。

“八斤,我替邓书记批准你了。”李主席拍拍他的后背,“我可有言在先啊,不准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啊!”

“是!”唐八斤心满意足走了。

“百千万工程,一个都不能少啊!”李主席望着唐八斤的背影,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