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张细成 | 在书写中认识一座城

更新时间:2025-07-04 来源:北江文评

继上月凭借短篇小说《师傅》获第十届“顺德杯”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大赛二等奖后,韶关作家张细成再传捷报,其中篇小说《烟台苹果》近日获首届“烟台故事”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连续两篇小说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受到文学爱好者关注。为此,记者联系张细成,希望他能与读者一起分享写作背后的苦与乐。

东江纵队的故事萦绕心间

记者:能否请你简单介绍《烟台苹果》这篇小说的写作缘起、创作情况与艺术特色。

张细成:老广东对东江纵队有感情。近些年,写东江纵队的作品不少,写东江纵队北上支队后续故事不多,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烟台后,在解放战争期间,北撤部队扩编为两广纵队,成为解放广东的主力部队之一。以北上支队登岸的烟台作叙事背景,这是一个很好的叙述空间,一线牵两地,一物(苹果)系一个家族的历史沉浮变迁,逻辑链条能一再伸延。基于这,我起笔。

《烟台苹果》中的徐苹苹是东江纵队队员后裔。在枪炮声中,母亲将她生在苹果园。徐苹苹痴恋苹果。上农校选栽培专业。新国光嫁接试验险被退学。连着跑北京,要回富士苹果母本。自创着光技术,让烟台苹果红遍大江南北。她嫁给哥徐天海,让徐天海打通南方和海外商路。小说主人公与一个家族及苹果园的命运起伏,将徐天海及父母对承诺的恪守,祁正清、尚云玲、刘秉晟、徐巍旭和马主任对初心的执着铺展于页面上,使时代印记、红色过往和乡村振兴合符历史逻辑地穿插其中,展现农民在面对历史变革时的困惑、挣扎与奋斗。我现在重读《烟台苹果》,叹息自己笔序未精,感觉有好些章节留下遗憾。

“工业”与“人文”交织的城市

记者:你的创作多以粤北为背景,语言带有鲜明的岭南地域特色,这种对乡土根脉的深耕体现作家坚守本土叙事、挖掘民间记忆的立场,韶关作为你的文学空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张细成:韶关自然风光优美,青山绿水。自古便是中原与岭南地区交流的黄金通道,有独特多元的民俗文化,是广东最具特色的城市,也是广东的文学宝藏。1958年,韶关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后又作为广东的“小三线建设”地区,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使得这座城市“工业”与“人文”交织,粤北的山山水水、码头车站、浮桥船只、工厂车间、老街小巷、氤氲烟火……我总是忘不了,那是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韶关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特有的味道,还有那些把足迹留在这座城市的建设者、那些充满故事的平凡人,他们不时会“跳”出我的脑海又或者在我与亲朋好友的交谈中。当青石街的鹅卵石被柏油路取代,当老骑楼在城市化进程中颓败,我想将个人记忆与城市变迁进行编织,用文学作品抵抗遗忘的微光。我想要书写这座城市的变化,我想要讲述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成为这个时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我从2018年开始写作。2022年,我创作了以十里亭渡口为背景的知青题材的短篇小说《渡口》,渡口作为地理坐标与精神隐喻,指向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身份迷失与觉醒。此文在《南叶》文学杂志发表,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随后创作了多篇以知青岁月为底色的《护果》《慰问》《东河桥开工记》《亲民石巷》等作品。《浈上纪闻》则用方言叙事,水脉与命脉交织,带有浓郁的疍家风情,在氤氲水汽中打捞水上人家民间记忆,让人们看到浈江河上疍民浮家泛宅的生存智慧。

在书写中竭力走进城市深处

记者:有读者关注到你的作品巧妙地将韶关钢铁厂、大宝山矿等工业地标化作文学意象,你是如何做到为读者提供理解和感受工业时代变迁的独特视角?

张细成:我在曲江出生、读书,当过知青,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部队复员回到韶关冶炼厂,从事过多个工作岗位,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工厂生活,让我接触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工人,对他们的工作和思想都很熟悉,韶关制造曾是无数韶关人的骄傲,我所在的韶冶厂,当年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高地”,作为一个在工厂成长的,有同样情感的人,如果不把他们写出来,我的写作会失去意义。岁月让我的思考有了新的侧重。退休后,我更想用文字去反映工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碰撞,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带给人心的鼓荡和激动,要记录传统制造的艰辛历程也更愿意探索智能制造给传统工业的冲击、转型升级,更想去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以及这些情感和关系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现实。由此,我从对乡土伦理的关注转向工业文明的思考,创作了《芒生道边》《师傅》《铁锤》《鞍山脚下》《实虚》《实诚》《标兵》《白日月光》等中短篇工业小说。这些作品既有蔓生于工业文明的裂隙,主人公对技术的痴迷与对情感的钝感,暴露出知识精英在工具理性裹挟下的异化危机,更有在技艺的传承与观念的碰撞中面对企业转型的阵痛,对抗时代齿轮碾压的勇气。

我在韶关出生、工作、生活,我在一次次书写中竭力走进这座城市的深处,深知以我浅薄的认知,我的书写对这座城市的发掘远远不够,假如能给读者带来一点对韶关的兴趣和会心的微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