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13省市联动 首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创意征文大赛奏响青春强音

更新时间:2025-10-09 来源:新华网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力军。为充分激发青少年文学创作热情、深度发掘新时代文学领域新锐力量,近日,“首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创意征文大赛”“首届全国七省市青年文学奖”接续开启,向全国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发出热情邀约,共同奏响青春与文学的激昂交响。

13省市搭台,首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创意征文大赛创新启动

首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创意征文大赛,以“创写时代・逐梦未来”为核心主题,鼓励青少年围绕红色文化、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社会进步、青春成长等多元方向,展开创新创意创作,用灵动的文字传递创新思维、敏锐的时代洞察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文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组织架构上,本次大赛创新汇聚了13省市青春力量,由四川省青年文学协会、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衡水市青少年作家协会、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宿迁市青年作家协会、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等单位(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联合主办,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平顶山市文学青年学会、枣阳市青少年作家协会、眉山市仁寿县青少年作家协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共同支持。这种跨省市的联合组织模式,宛如一场青少年文学的“大合唱”,打破了地域壁垒,整合了全国青少年文学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文学合力,为赛事的专业性与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作品要求方面,大赛秉持开放包容与严谨规范并重的原则,为青少年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征文体裁丰富多样,小说、散文、诗词、评论、剧本、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等各类文学形式均可参与,充分释放青少年的创作活力与想象力。篇幅上,青年组(18-45岁)作品建议控制在6000字内,少年组(8-17岁)作品以3000字内为佳,既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又兼顾了青少年的创作精力。尤为重要的是,所有参赛作品要求为原创且未在纸质及网络媒体发表,严禁抄袭、剽窃、AI生成等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并全网通报,以铁腕维护赛事的公平公正,为青少年文学创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赛事时间安排清晰明确,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为参赛投稿期,给予青少年充足的创作时间;2025年11月30日前将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组织作家编辑完成初审,确定入围作品;2025年12月31日前,主办单位将组建专业评委会开展终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奖项设置上,大赛分青年组与少年组,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同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获奖名额将结合各省市参赛人数与作品质量按比例确定,所有获奖者将获颁荣誉证书,以资鼓励,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文学创作。

7省市同步,首届全国七省市青年文学奖创意征稿

为让青年文学的繁花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首届全国七省市青年文学奖”近期启动作品征集。该奖项由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衡水市青少年作家协会、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携手主办,海安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协办。

文学奖聚焦2023—2025年度青年文学创作成果,为青年作家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共进的高端平台。奖项设置涵盖个人类、社团类与特别奖三大类别,犹如三把火炬,照亮青年文学发展的不同路径。其中,个人类设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等多个单项,各评选6—10名获奖者,为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者提供展示舞台;社团类评选“十佳校园文学社团”“十佳校园文学社刊”等荣誉,激励校园文学社团蓬勃发展,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特别奖设特殊贡献奖6—10名,通过个人自荐、作协推荐、组委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表彰在青年文学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参评者需为45周岁及以下,且为赛事主办、协办方作协所在省市籍,或在当地工作、学习、生活的青年作家及文学社团,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日。

11载深耕,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答卷亮眼

作为一支在广东乃至全国富有先锋影响的文坛青年军,首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创意征文大赛、首届全国七省市青年文学奖两大活动的牵头主办单位,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立足广州,辐射省内外,团结青年,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推出了大批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开展了包括征文、讲座、采风、研讨会、文学节等400余项各类活动,并打造有广州青年文学节等系列品牌项目,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文坛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此外,作为文坛的青年军和后备力量,协会对广州乃至广东文坛的人才输送作用日益凸显。如2022年协会就有4名会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5名会员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

本次牵头组织两大盛事,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在活动筹备、组织协调、综合保障等方面将提供坚实支撑。对此,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汤炎忠表示:“我们打破地域局限,联动各省市兄弟协会,搭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学交流与合作平台。这种创新性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全国青少年搭建一个更专业、更广阔的创作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碰撞灵感;还能促进各地青年作协、青少年作协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青少年文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全国青少年文学事业的协同发展。”他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看到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能传递正能量、展现青少年精神风貌,都是值得肯定的好作品。我们将坚守公平公正原则,用心发掘每一位有潜力的文学新人,让更多青少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信与方向。”(刘明亚 赖婉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