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以及学科优势,文学批评家思维活跃、新颖观点频出。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的历史机遇下,广东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已成为当代文学评论的重镇。[详细]
-
2019—2023年,广东儿童文学从创作成果、文体探索、作家队伍、地域文化、出版推广及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了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广东儿童文学的这五年,不仅保持了多元化的创作风格,还在文化传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详细]
-
自2019年以来,广东诗歌创作呈现出传统与新质共融的立体面像,如海洋的静谧湛蓝与风起浪涌共生互彰。众多诗人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大批诗集,并在各大刊物发表作品,其中有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东省第十一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花地文学榜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奖项的得主及作品,也有被选拔参加诗刊社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学习班的诗人。创作队伍中既有八旬老诗人,也有少年诗才,呈现了多代同辉的气象。[详细]
-
2019年以来,得益于开放的观念、宽松的环境、活跃的文坛氛围,广东散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创作态势。作家们立足本土生活,穿越历史回声,接续过往余韵,积极回应现实,拓展新的风貌。五年来,广东作家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全国性散文类刊物及综合性文学期刊的散文栏目上,不少作家在期刊上开设散文专栏,作品被转载、收录进各大散文年选和排行榜的比例逐年上升。[详细]
-
过去五年广东报告文学作品丰富,且在创作话题的广度、创作内容的深度、创作手法的自由与专业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广东省每年都有超过六十名报告文学作家持续创作,每年创作发表作品超过百部,出版作品几十部。这些作品持续在全国各级各类的评奖活动、读书活动中收获奖项与好评,深受读者喜爱。[详细]
-
在这五年间,广东作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坚持扎根生活,努力创作,推出了许多精品佳作。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堪称大丰收。人们用“文学粤军重拳出击”来形容这五年的成绩。这五年的“粤军北伐”,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陕军东征”一样,都引起了全国文坛瞩目。[详细]